今年5月份全省電動車管理規定的出臺,掀起了一股“頭盔熱”,但許多不法分子也將“魔爪”伸進了買賣頭盔這一領域。6月18日晚,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鶴林派出所成功抓獲一名在網絡上借頭盔生意詐騙兩萬元的犯罪嫌疑人。
5月21日晚,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鶴林派出所接到市民胡先生的報警稱:自己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張某,并互相加了微信。5月19日晚胡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內看到張某稱有哈雷頭盔貨源,于是便聯系上了張某,想要購買一批頭盔。張某告訴胡先生需要先交2萬元的定金。因為是朋友介紹認識,自己也在線下見過張某,張某還告訴胡先生自己是警察,胡先生便沒有提防,將兩萬元通過微信轉賬給了張某。但等了兩天,對方卻遲遲沒有發貨,“我發了好幾次微信問他怎么還沒發貨,他每次都告訴我廠家漲價,沒有貨。定金也交到廠家去了,沒法退,后來他連微信都不回了,電話也一直在忙,我才知道自己被騙了。”胡先生無奈之下只得選擇了報警。
潤州警方通過胡先生提供的相關聊天記錄,確定了張某的行為涉嫌詐騙,并迅速開展偵查工作,鎖定了張某的身份。6月18日下午,警方追蹤到張某正在無錫的一家賓館入住并迅速出擊,將張某抓獲帶回鎮江。
經過民警的連夜訊問,張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原來張某是一名90后,今年剛剛26歲,根本不是警察。一開始他確實想和胡先生談頭盔生意,通過做中間商賺取差價。在收到胡先生的轉賬時,其正在無錫的一家酒吧玩樂,當晚就消費了一萬多元,還借給朋友3000多元。第二天他聯系銷售廠家時,廠家卻告訴他頭盔已經漲價了。“當時我就知道這筆生意做不下去了,但是定金已經被我花掉了,我也根本沒有錢退給他,只能找各種理由推脫,他一直盯著我還錢,我就干脆不回他消息,不接他電話。”張某這樣說。而等待張某的將是法律的制裁,目前,張某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警方提示:鎮江已出臺自10月1日起對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的行為將進行行政處罰,“頭盔熱”又將掀起新一輪的高潮,大家在網絡上購買頭盔等熱銷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私下交易風險高,務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全媒體記者 景泊 通訊員 張天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買頭盔被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