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女孩為治療父親的病。于是向談了5年的男友家預支8萬的彩禮錢,為其父支付醫療費用。結果是錢沒有得到,反而遭男友拉黑。
涉事女方為何選擇公布網絡,真實、目的或許只有當事人知道。這里不做評價。對于女方,能作出如此舉動,盡全力救自己的父親,其孝心難能可貴。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她應該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
在這件事情中,大家似乎都偏向于女方。一是,覺得男方不是患難見真情;二是,認為男方這樣做是覺得5年感情不值8萬;三是,覺得男方是“渣男”沒有同情、同理心,拉黑更是“無情無義”。
我們做下換位思考,假如同樣在5年感情基礎下,突然對方向你說預支彩禮錢。在對方第一時間說出來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是個人私心再考慮,是立馬答應8萬塊錢,還是立馬拒絕。
私心下再考慮,無非主要是擔心人才兩空。現實社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曾就有媒體報道過,某男子為救女友,因此借18萬。結果女友剛出院就提出分手。也有報道過某男子30萬供讀女友留學,結果也是留學歸來女方就提出分手。(大家可以搜索,真相不用我教)
面對這些情況,這些先例。在預支彩禮這錢事情上,過多的指責男方完全不公平。
立馬答應對方,這是極少人能做到的。雙方日常生活中,體現更多的是對方都比自己更重要。并不存在我今天的付出,明天一定要得到你的回報。
在這說一個我遇到過的真實例子。同村的一位女孩,家里有4孩子,她是老大,且父親早年去世。
在她要結婚時,她媽媽對男方說,要6萬彩禮,且不做回禮。(因其父親之前治療的費用,借了不少錢。說是不回禮,實際是不回大禮)
等辦酒席時,男方知道女方有困難,二話不說拉了兩頭豬,加上柴火到女方家里。紅紅火火辦了酒席。
再到后來,女方的媽媽向親家說借錢蓋房子。這位親家直接說,借什么借,幾萬塊錢,直接拿去用,不夠再說。
結語:
生活本來就是形形色色,男方拉黑對方可能有些不妥,但過多的指責只會是道德綁架。對與錯都是當事人承擔,又何必用文字“說三道四”。
在面對幫助過自己的認時,更希望是真誠以待,而不是利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女孩要預支彩禮救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