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去,暖春已至,在這個蘊藏著無限希望和生機的季節里,萬物漸漸復蘇……
4月27日一早,在溫暖陽光的沐浴下,廣東的師生們終于開始陸續回到久違的校園,而在新會的小鳥天堂,小鳥們仿佛也感知到了春日的召喚。
巴金先生筆下生花,小鳥天堂聲名鵲起
“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這段文字出自巴金先生筆下的著名散文《鳥的天堂》,描寫的正是新會小鳥天堂。
新會小鳥天堂位于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天馬村,原名“雀墩”。380多年前,由河中一個泥墩中的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婆娑的榕葉籠罩著20多畝的河面,樹高約15米,形成“獨木成林”的奇觀。河流、泥墩、榕樹、魚和鳥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樹上棲鳥無數,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是世間罕有的一道自然美麗風景線。
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對榕島 “水網環繞、獨木成林、萬鳥起落”的奇觀嘆為觀止,寫下美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由此得名。1982年,巴金先生又為此獨樹成林景觀題寫了“小鳥天堂”的景點名,小鳥天堂從此聲名遠揚,成為海內外著名的生態旅游景點、天然賞鳥勝地。
380多年來,新會人民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并用各種各樣方式加以保護,從而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保存至今。
小鳥天堂升級改造,鳥類數量逐年增多
2002年,新會區對景區進行了第一次升級改造,面積從原來的100畝擴展至600畝,對景區動、植物自然生態群落進行保護和優化,形成以獨特鳥類生態風景為主題的生態景區。
2011年,進行了第二次升級改造,拆除原觀鳥樓和觀鳥長廊,將景區的大片陸地拆分成幾個小島,并降低景區水位,增加灘涂面積,營造更適合鳥類棲息的環境。2016年12月30日,小鳥天堂入選首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名單。
據2016年《廣東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調查統計,小鳥天堂的鳥類主要有15目35科105種,其中留鳥52種,冬候鳥或旅鳥42種 ,夏候鳥11種,留鳥占小鳥天堂鳥類種數49%,說明小鳥天堂的區域氣候條件及環境特征適合鳥類繁殖與棲息。特別是2011年小鳥天堂升級改造后,鳥類的覓食空間增加;同時,政府加大禁槍、捕鳥的力度,周邊的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景區堅持每年舉辦“愛鳥周”等活動,人們對鳥類保護的意識也逐漸增強,小鳥天堂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在逐年增多。天馬村村民表示,近幾年在小鳥天堂見到的小鳥數量是這三十多年來最多的。
大量保護工作實施到位,景區生態系統得以維護
著力保護和建設小鳥天堂景區的生態系統是政府和天馬村一直以來的首要工作,尤其是近年來做了大量的保護工作。
(一)加強榕樹、鳥類、水系、灘涂、魚蝦、植物等生態保育,全力禁止在小鳥天堂范圍內和水域周邊垂釣、捕魚、撈蝦、捕鳥、水質污染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想方設法豐富景區內“海陸空”均衡生態環境,確保景區生態平衡、健康、可持續發展。2011年,小鳥天堂景區與天馬村委會聯動,成立護鳥隊,每天24小巡邏,加大對小鳥天堂鳥類的保護。
(二)為減少人類活動對鳥類的生存環境的影響,2011年初,新會區委區政府決定,將距離小鳥天堂核心區130米的天馬中學搬遷,租下原天馬中學校舍,改作鳥類科普監測用途。
(三)為進一步合理擴大保護范圍,加大小鳥天堂的保護力度,廣東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于2018年3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總目標是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立起以榕樹群落為主的,由水域、林地與灘涂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體系,維護區域生態安全,保護和豐富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采取適宜的人工輔助措施,改善與營造野生生物棲息環境,保護該區域鳥類棲息、遷徙、繁殖的安全,把濕地公園建成為一個吸引更多鳥類聚居、停歇的小鳥天堂。
(四)將建設用地轉為綠地。為了保護濕地公園,特別是保護鳥類覓食的通道,政府將位于濕地公園規劃范圍的潭江下游東岸有約110畝已安排有土地指標和城市規模建設用地更變為綠地。將英洲海(河流)沿線以及東岸半島區域劃為綠地,永久保護,為鳥類的提供充足的覓食生活空間。同時,實施拆舊復墾。原來的新會現代農業基地緊鄰小鳥天堂,占地206畝,在經營期間,游客眾多,人為干擾較大,影響了小鳥生活環境。2016年,新會區政府整合小鳥天堂周邊生態濕地資源,將該農業基地回收,并劃歸小鳥天堂接管,將其中58畝實施拆舊復墾,優化小鳥天堂周邊環境,使小鳥天堂得以有效保護。
(五)建設全球首例拱形全封閉聲屏障。距離小鳥天堂核心保護區約800米的地方,正是粵西連接珠三角地區最快的鐵路通道——江湛鐵路。為了給這里的鳥類創造一個安靜的棲息環境,安裝長達兩公里的全球首例拱形全封閉聲屏障進行降噪。江湛鐵路所產生的噪聲并沒有對小鳥天堂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六)加大上游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重點整治小鳥天堂濕地公園上游的英洲海(城區段),整治程包括河道清淤、實施截污管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生態修復等工程措施。目前,在實施的工程有河道清淤疏浚、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長效保潔制度。
未來小鳥天堂向濕地公園功能轉變
小鳥天堂濕地公園管理處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如下:
(一)完善詳細規劃,推進園區建設。小鳥天堂的未來是以生態、環保、自然為主要導向,旅游功能逐漸向濕地公園的功能轉變。在建設和管理中,遵循國家濕地公園的“全面保護、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充分考慮小鳥天堂區域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度和承載力,堅持“加強濕地保護”的核心原則。
(二)制定保護措施,維護濕地狀態。劃定落實濕地保護紅線,明確界線范圍,實施嚴格的開發管控制度,禁止任何可能危及生態安全的開發行為,確保小鳥天堂濕地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退化,維護濕地的自然狀態。
(三)恢復濕地面積,加強鳥類保育。以濕地恢復為重點,組織編制好小鳥天堂濕地公園保護的實施規劃。著眼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提升,大力實施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對功能退化的部分進行綜合治理,恢復和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針對濕地退化機理及修復關鍵技術、濕地合理利用模式等,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提高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成立專業隊伍,對濕地環境、鳥類動態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保障鳥類生存環境不受干擾。
(四)強化科教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形成珍愛濕地、保護濕地、支持做好濕地保護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新會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豐富。除了聞名于世的小鳥天堂景區,還有供游客體驗疍家風情、鄉村美食的旅游線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供游客感受新會紅木文化、香文化、蔡李佛文化的旅游線路;開啟于綠色能源基地“臺山核電”,串聯起嶺南濱海風光、華僑故居、田園生態等特色旅游資源的江門綠色能源康美之旅等等……各色風情的旅游線路帶你感受多角度的新會魅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新會小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