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3只被救助丹頂鶴在中國北疆放飛 將有機會與野生大集集合

            26日,3只被救助的丹頂鶴在黑龍江東升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內進行了環志放飛,這3只丹頂鶴佩戴了GPS衛星跟蹤器,中國鳥類專家能夠實時監測丹頂鶴放飛后的情況,可以更精確地研究丹頂鶴的活動規律、遷徙路線,為丹頂鶴的保護工作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

            “5月中旬,我們巡視員在保護區內巡護時,發現了一只左翅膀受傷的丹頂鶴,之后,附近的農民又先后發現了兩只受傷的丹頂鶴,都送到了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黑龍江東升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邵明昌說。

            該保護區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目前,3只丹頂鶴已康復,26日,在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主任、動物學博士錢法文、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教授李曉民和吳慶明的指導下,保護區對3只丹頂鶴進行了野外放飛。

            為確保丹頂鶴安全放歸,當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對這3只丹頂鶴的各項身體指標進行了細致的檢查。“我們將放歸地點選在了一片沒有人為干擾的沼澤地,讓它們在此逐步適應野外生活。目前正處于丹頂鶴小范圍集群階段,這3只丹頂鶴將有機會與野生大集集合。”李曉民說。

            3只丹頂鶴現在已康復 王妮娜 攝

            3只丹頂鶴現在已康復 王妮娜 攝

            丹頂鶴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每年3月下旬遷到該保護區內進行繁殖。近幾年,由于保護區管理局加大了管護力度,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來此停留和繁殖的丹頂鶴逐年增多,目前保護區內監測到的丹頂鶴數量為60只左右。

            此次放飛的丹頂鶴佩戴了GPS衛星跟蹤器。“丹頂鶴佩戴跟蹤器的案例在國際上并不多,這對于研究丹頂鶴種群的保護意義很大。”錢法文說。跟蹤器每1小時經衛星中心傳回一次數據,數據包括速度、高度、經緯度、氣溫等十幾項數據,專家將通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研究丹頂鶴的遷徙路線、活動規律、繁殖地、棲息地和越冬地等,從而更好地對丹頂鶴種群提供相應的保護。(柳旭 姜輝 王妮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被救助丹頂鶴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