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天氣已經降溫了 余杭區本周最低氣溫跌破20℃

            陣雨、雷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本周余杭被雨雨雨包圍。

            風雨中顯涼意,大家長袖長褲準備好了吧,后半周將迎來立秋以來的氣溫新低。

            余杭區氣象臺9月15日10時發布的天氣預報:

            今天陰有小到中雨;明天、后天陰有中到大雨,部分鎮街大到暴雨。東南風3級。今天白天最高氣溫25度,明天早晨最低氣溫21度,明天白天最高氣溫25度。今天平均相對濕度80%。

            不僅余杭,從全國來看,昨天開始多地都將籠罩在陰雨之下。

            尤其是周三后期到周四,我區迎來最強降水時段,主要落區在浙北,部分地區可達大雨暴雨。

            周日大概是本周天氣最好的一天,大部地區以多云天氣為主。

            以余杭來說,這周的雨水節奏是:我們上班它上崗,我們雙休它退場。

            其中,今天(9月15日)周二有小雨,周三、周四由于北方冷空氣南下和暖濕空氣的交鋒加劇,雨勢進一步加大,有中到大雨。直到周五夜里,冷空氣占據上風后雨才會停下來,雙休日轉為多云天氣。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到后半周,受降水和冷空氣雙重打擊,我省多地會創立秋以來的氣溫新低。夏秋分界線通常會推進到淮河沿線,根據目前的預報,未來10天冷空氣活動頻繁,秋天會穩步向南推進,華北中南部、黃淮一帶或將開啟入秋進程。

            氣象上的入秋是指: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小于等于22℃,而日平均氣溫則是取每天02時、08時、14時、20時的氣溫平均值。余杭入秋一般在9月底到10月初,而根據歷史統計數據,最近還有越來越晚的趨勢。

            最近幾天,市區的最低氣溫都在20-22℃之間,而西部山區甚至已經跌破20℃。而從周四開始,氣溫將降下一個臺階。周四周五最高氣溫將從27℃左右降到22至23℃;周五周六的最低氣溫也有望跌破20℃,可能會迎來立秋后的最冷早晨。

            眼下雖尚未入秋,但著實有秋意。而且從早涼到晚,大家恐怕要穿上長袖衣褲才行。

            天氣轉涼

            別讓秋乏給安全生產工作“打了盹”!

            氣溫下降,

            晝夜溫差大,

            冷暖變化不規律,

            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一些事故也會因為季節性因素

            發生概率升高,

            因此,

            各企業要積極落實安全措施,

            千萬別讓安全意識“打了盹”。

            加強設施設備管理

            秋季溫差大,設備和金屬構件容易發生銹蝕、扭曲、破裂,會直接導致泄漏和爆炸事故,因此設施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尤為重要。

            企業要堅持“專人專管、定時檢修、良好運轉、保證安全”的方針,加大設備隱患排查力度,發現隱患后及時整改,使設備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真正保障設備的本質安全。

            預防靜電危害

            秋季干燥少雨,設備設施易產生靜電而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因此企業要做好設施設備接地線路的檢測和監控工作,避免產生靜電或加速靜電的釋放,防止因靜電而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受傷、財產損失。

            消除靜電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創造條件加速靜電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藝過程,即限制靜電的產生。

            第一條途徑包括兩種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濕、加入抗靜電劑等屬于泄漏法,運用感應靜電消除器、放射線靜電消除器及離子流靜電消除器等屬于中和法,一般企業都采取接地的措施。

            第二條途徑就是工藝控制法,包括材料選擇、工藝設計、設備結構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避免發生中毒事故

            秋季氣溫轉涼,一些作業場所為了保溫可能會通風不暢,有毒有害氣體容易大量積聚,造成中毒事故。為防止事故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改善工藝技術,嚴防刺激性氣體跑、冒、滴、漏,做好廢氣的回收和綜合利用工作。

            對員工加強安全教育,員工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加強個人防護,如接觸酸堿等腐蝕性液體時,員工應自覺穿好防護服,接觸有毒氣體時要戴好防護口罩。

            定期測定空氣中刺激性氣體濃度,若超過最高容許濃度,應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

            一旦發生刺激性氣體泄漏事故,教育群眾不要圍觀,應聽從專業人員的疏導,盡快撤離危險區域。

            做好防火工作

            秋季氣候干燥、雨水較少,是火災事故的高發期。火災事故暴露出一些單位和個人防火安全意識淡薄、應急自救能力差、沒有編制安全應急預案等違規現象,安全防火工作刻不容緩。

            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責任制度,把責任細化到每個人身上。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指定專人負責停工前后的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和排除各類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科學、合理地規劃消防安全布局,消除火災隱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劃分作業區,如分別設置明火作業區、可燃材料堆放區、危險物品倉庫等。

            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企業要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知識,學會使用消防滅火器材,掌握撲救火災的應急方法。

            加強用火管理。嚴格落實易燃易爆場所動火審批制度,氧氣、乙炔兩者不能混放,焊接作業時要設專人監護,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點附近采用非燃材料做遮擋隔離板,防止焊珠四處迸濺而造成火災隱患。告知員工不得在庫房、宿舍等易燃易爆場所吸煙,違規者重罰。

            警惕建筑施工事故

            秋季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旺季,但秋季多大風天氣,易導致各種設備及建筑物發生坍塌,需要提高警惕。

            必須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由施工單位各部門會審后經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審核并簽字。

            技術負責人必須與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明確現場施工安全負責人。

            施工時由施工安全負責人指定專人負責監控,并加強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和整改。

            企業要認真檢查各種房屋設施,對危房要及時整修。

            做好各種設備的安全防護工作,使用新設備、采用新技術時,一定要確保其安全可靠。

            施工現場的模板、立柱等材料應堆放整齊,高度不能超過1.5米,周圍要加設防護欄桿。

            樓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機具或其他物料時,施工單位應嚴格控制數量、重量,防止超載。堆放數量較多時,應進行荷載計算,并對樓面、屋面進行加固。

            注意交通安全

            進入秋季逐漸變冷,北方地區白天時間變短,人們大多也會會出現“秋乏”現象,駕駛員要集中注意力,確保交通安全。

            秋季多大霧天氣,如遇霧天能見度較低時應延緩出車,行駛中嚴控車速,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同時開啟危險信號燈。

            部分地區深秋地面容易結霜,車輛與地面的摩擦附著力明顯下降,容易造成車輛側滑,因此必須嚴格控制車速,遇緊急情況提前減速,緩慢平穩通過。彎道行駛中避免急打方向和緊急制動,謹防車輛側滑引發事故。

            未來趨勢預報:

            9月18日白天陰有陣雨,夜里雨止轉陰到多云,偏北風3到4級,氣溫19到22度;

            9月19日多云,偏東風3級,氣溫19到25度;

            9月20日多云轉陰,東北風3級,氣溫19到27度;

            9月21日陰天,東北風3-4級,氣溫20到23度。

            來源:余杭晨報綜合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天氣已經降溫了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