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促進社會治理”為主題,發布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介紹,這批指導性案例涉及供水安全、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金融安全、未成年人保護等,都是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案件的發生,反映了當前社會治理中的短板和弱項。
此次發布的5起案件中,包括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督促落實未成年人禁煙保護案。案情顯示,海淀區人民檢察院調查發現,本區學校周邊的部分零售經營場所存在違法出售煙草制品等行為,使得未成年人可輕易獲得煙草制品,可能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煙草專賣法等相關法律規定。2019年5月17日,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決定針對未成年人禁煙保護予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
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對該案立案后,組成檢察官辦案組,在一個月內對轄區30多所中小學周邊的100余處煙草零售經營場所進行走訪調查。辦案組發現,學校周圍存在經營者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制品的違法行為。并且,在未成年人經常出入的便利店等零售場所,經營者未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制品的明顯標識。
海淀區人民檢察院認為:區煙草專賣局作為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上述違法行為履行監管職責,責令相關經營者糾正違法行為,并對其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學校周邊禁售煙草制品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發揮監管職責,責令經營者停止違法零售業務,并采取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兩機關均未依法履職。
2019年5月24日,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向區煙草專賣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進一步加強對轄區內未成年人禁煙保護問題的監管力度。2019年7月,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先后收到兩機關回函,稱檢察建議中的涉案違法行為全部得到整改;對違法經營者作出責令停止銷售煙草制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理。
盧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