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爆料,浙江杭州西湖北山路上,一中年女子從網兜里抓起多只甲魚,將其放進西湖里,引發網友關注。12日,記者從西湖景區水域管理處了解到,確有其事,且被放生的甲魚未被抓回。相關專家稱,私自在西湖放生甲魚,或將引起基因污染。
《杭州市西湖水域保護管理條例》規定,為保持西湖水體質量和生態平衡,可以適量放養對水體質量、水生植物無損害的水生動物,禁止投入餌料喂養。
此前有媒體爆料,一中年女子從網兜里抓起甲魚,將其放生西湖。西湖景區水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確有此事,但在西湖景區水域范圍內,是禁止市民游客放生任意物種的。
目前,在該事件中,被放生的甲魚未被抓回。
甲魚也稱中華鱉,是本土物種,在杭州周邊的水域均有分布。浙江自然博物院科學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陳蒼松表示,從網絡流傳的視頻中,無法判斷被放生的甲魚是否為雜交品種。
陳蒼松稱,從菜市場購買的甲魚多為雜交品種。如果從菜市場購買的甲魚被放生到西湖,或將引起基因污染,以及寄生蟲問題。雜交后的甲魚,部分基因會衰退。如果雜交的甲魚和西湖水域內的野外種群交配,并繁殖后代,進而導致野外種群的基因衰退。
此外,陳蒼松還表示,人工養殖的甲魚會帶有寄生蟲,寄生蟲可能會影響野外種群的生長。
圖為工作人員在西湖水面作業。 江楊燁 攝
西湖景區水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域管理處將加強對放生行為的巡查監管,并及時勸阻和宣傳教育。同時呼吁廣大市民游客,不要在西湖內放生。
目前,西湖水域管理處在已經實施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的基礎上,啟動國家水專項西湖課題及工程示范。每年冬季,西湖景區水域管理處還會根據具體情況,在西湖水域投放魚苗,旨在修復生態和改善水質,保護好西湖31.7萬平方米的“水下森林”。(江楊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西湖里私自放生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