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浙江省公安廳、浙江省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至2020年,浙江共立案偵查企業內部人員職務犯罪案件2512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595件、合同詐騙犯罪案件1504件,分別提起公訴1867件、1088件、1002件,共計為企業挽回損失15.11億元。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間資本雄厚,民營企業眾多,侵害企業利益經濟犯罪也時有發生。為此,近年來該省嚴厲打擊涉企經濟犯罪。
如針對民營企業家反映的企業內部貪腐案件查處難問題,浙江公安機關構建起主動對接、專人跟進、限時反饋、定期辦結的工作機制。浙江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總隊長湯文全介紹,針對涉企案件浙江開展全省性執法巡查3次、百案評查3次、專項整治3次,核查涉企信訪案件150件。
為與公安機關形成打擊和監督合力,嚴懲企業內部“蛀蟲”,浙江檢察機關加大對應當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應當立案而立案情形的監督力度,現已排查案件2000余件,排查出可能涉嫌企業內部人員侵害企業利益犯罪線索30余條。
“受多重因素影響,目前有部分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未能依法及時辦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正常經營發展。”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第四部主任王霞芳表示,去年12月浙江省公安廳、浙江省檢察院聯合部署開展“掛案”專項清理,監督辦結了一批久偵不決、久審不決的涉企刑事案件。
截至2021年3月底,2020年12月以前清理出的“掛案”已全部辦結,2020年12月之后清理出檢察環節的13件“掛案”已辦結5件,公安環節的265件“掛案”已辦結119件。
為高效服務保障企業司法需求,目前浙江檢察機關已開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適情從優從快辦理涉企案件,主動聽取意見,親歷調查走訪,及時深入了解掌握卷宗材料以外反映的企業經營困難和法律需求,有針對性提供檢察服務。如杭州市檢察院研發推廣“檢企碼”小程序,為企業提供政策資訊、在線AI法律咨詢等。
“此外,針對浙企浙商被侵害案件‘兩頭在外(制假源頭和主要售假網絡)’的實際,我們加強與省外公安機關協作,主動幫助所在地企業開展跨省異地維權,2020年開展跨省域聯動作戰302次。”湯文全說。(記者 郭其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涉企經濟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