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高手在民間!90后小伙半年時間微縮創作還原“奶奶家的院子”

            紅磚墻、院子門、舊窗戶、電線桿、三輪車……90后小伙申鵬,用微縮模型復刻奶奶家的院子,勾起無數網友的童年回憶稱“看哭了”。“小時候兄弟姐妹們在奶奶的院子里玩耍跑鬧,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我就想把小時候的那個院子復刻出來,給奶奶留個念想,留住那些曾經美好的回憶。”申鵬說。

            半年時間還原“奶奶家的院子”

            “奶奶看到這個微縮的院子時很激動,她不善表達,我還是感受到了奶奶的開心。”申鵬說。今年5月份,歷時半年,河北小伙申鵬復刻的“奶奶家的院子”一完成,他就帶去給奶奶看。

            這個“奶奶家的院子”是什么樣呢?跟隨申鵬的鏡頭能看到:斑駁的紅磚院墻上貼有小廣告,門前參差不齊的石板路、老舊的電線桿,大門上銹跡斑斑的門環,院內枝繁葉茂的核桃樹蓋住了大半個院子,咸菜缸、柴火爐、三輪車、落地扇……如果不是有申鵬的手作對比,很難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微縮的院子模型,大小只有60厘米見方。

            申鵬用“奶奶家的院子”拍了一些搞怪視頻,還放了自己制作模型時拍攝的花絮。不少網友看后引發共鳴,“莫名想哭,懷念回不去的時光”“記得院子里有兩棵櫻桃樹,滿天櫻花是我最美的回憶”“夏天奶奶坐在榆樹下搖著扇子給我講故事”……

            工作之余學微縮,有時通宵制作

            申鵬是一名90后理發師,從事理發行業已經10年。2019年底,申鵬開始對微縮創作感興趣,平日里嘗試著做些小物件。去年11月,他在網上看到一個老房子復原作品,一下戳中了心中關于兒時的那部分記憶,他便著手開始復刻奶奶家的院子。

            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8點,他都在理發店里忙碌著。下班回到家之后,他又會坐在書桌前四五個小時進行微縮模型的創作。“有時興致來了就不愿意停手,等忙活完天都亮了”。

            “我妻子和兒子都很支持我,本身我妻子也喜歡微縮模型,她有時候還會給我幫忙,一起創作。”申鵬說,自己能專注創作多虧了家人的支持。有時,他創作時兒子也會在旁邊看著,經常指著他做的小物件問是什么,“他還問我做的是誰家的院子,我就給他講我小時候在院子里的故事”。

            “我很懷念小時候和兄弟姐妹在奶奶家吃西瓜、玩水、跑鬧的場景,那段美好的記憶都發生在奶奶的院子里。”他說,10多年前這個老院子列入當地規劃,一家人就搬離了,“爺爺去世后奶奶更顯得孤獨,我就想盡最大可能還原老家的庭院,讓奶奶有份回憶的寄托”。

            最難是回憶還原,瞞著奶奶準備驚喜

            “去年我回去看的時候,老房子只剩下一面墻了,可以參照的照片也只有小時候的一張人像合影,只拍到院子的一部分。”申鵬說,盡管他有些美術基礎,也跟隨視頻學了近一年,奶奶家庭院是他創作完成的第一個完整的作品,整個創作最難的部分其實是通過回憶盡最大可能還原院子的模樣。

            那段時間,申鵬做模型的時候在回憶,躺在床上的時候也在不斷回憶。“我經常會上網查找70年代物件的樣式,再結合記憶做出來。有時候會突然想起來一些細節,就需要將模型拆掉重做,不停地想不停地推翻重做,就想盡可能還原老庭院的樣子。”

            因為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所以申鵬沒有求助奶奶,甚至當老人問起他每天晚上都在忙活什么時,申鵬“騙”奶奶說自己在玩。

            在創作奶奶家的院子過程中,申鵬最開心的便是制作在童年里曾帶給過他快樂的一些老物件,比如三輪車等。“我還記著那時候我們兄弟姐妹好幾個一起坐在三輪車上,爺爺帶著我們出去玩的場景,非常懷念,想起來就很開心”。

            申鵬表示之后還會將奶奶家庭院作品不斷地細化,并將記憶深刻的東西全部創作出來,“在創作過程中我感覺節奏慢下來,可以靜靜地觀察和感受生活”。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孔婷婷 實習生李珊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90后小伙 微縮創作 還原奶奶家的院子 院子模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