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預計7月10日后降水明顯減弱,我省將出梅。今年梅雨期長度接近常年(常年同期24天),入梅和出梅均接近常年,強度偏弱。
今年梅雨期雨帶南北擺動大。據氣象專家介紹,截至7月8日,梅雨區累計降水量193毫米(常年273毫米),偏少3成。梅雨期雨帶南北擺動大。入梅以來,我省降水呈分散性、對流性特征,降水分布不均,局地極端性強。6月16日至17日,利川文斗站24小時累計雨量達301毫米,咸安區黃祠小時雨強達87毫米;26日至27日,羅田匡河站日降水量達220毫米,武鋼二職站小時雨強達85毫米;7月2日洪湖日降水242.6毫米,為建站以來第2高。入梅以來,全省平均氣溫26℃,較常年同期偏低0.2℃。
據專家分析,預計我省今年盛夏期(7月21日至8月31日)日最高氣溫≥35℃日數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氣象部門提醒:盛夏期局地短時強降水、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需防范其對建筑施工、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等的不利影響,以及局地強降水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內澇。出梅后,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干旱,要加強水資源和電力調度及管理,防范高溫對公眾健康、電力供應、農業生產等方面的影響。(記者曾莉、通訊員代蕊、實習生李佳玲、王思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