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部門指出,受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外圍下沉氣流影響,7月22日-29日,廣州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其間,黃埔區聯和街錄得全市最高氣溫42.4℃。全市有92.8%的測站錄得37℃以上高溫,其中56.5%的測站錄得39℃以上高溫。
氣象專家表示,今年以來,廣州高溫天氣呈現“出現早、天數多、過程頻且持續久”的特點:5月9日出現今年第一個高溫過程,為歷史第三早;截至7月29日,全市高溫日(任一國家站出現35℃以上高溫)達到39天、為歷史同期最多,花都、從化、增城、番禺等國家站高溫日數均創歷史新高;共出現12次高溫過程,持續5天以上的過程有3次(6月17-21日、7月9-16日、7月22-29日)。今年高溫天氣偏多偏強與副熱帶高壓長時間偏西偏強控制華南導致的下沉氣流強、水汽輸送弱、雨季降水少、臺風影響輕有關。
持續的高溫,對城市安全運行造成諸多不利影響。在空氣質量方面,7月22至29日廣州持續出現輕-中度臭氧污染,環保部門自22日開始連續8天開展臭氧污染應對工作。臭氧超標原因除高溫天氣影響外,也因受“煙花”影響熱帶輻合帶北抬,我市中南部地區處于弱輻合區有利于臭氧的輸送和積聚。
在能源消耗方面,高溫天氣導致的能耗較同期明顯增加。7月26日13時59分,廣州電網用電負荷歷史首次突破2000萬千瓦,創下2003.6萬千瓦的歷史新高,較去年最高負荷(1934.9萬千瓦)增長3.55%。廣州成為全國首個用電負荷突破2000萬千瓦的省會城市。
高溫也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容易引發中暑、熱昏厥、熱衰竭及熱浮腫等病癥,還會導致心腦血管和呼吸道等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氣象部門提醒廣大市民,高溫環境下要多喝水,適當補充鹽分,盡量避免或少吃辛辣食物和油膩食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感冒;不要在陽光下疾走,盡量避開在10時至16時這一時段出行;從室外回到室內后,切勿立即開空調直吹,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如果市民出現頭暈、惡心、口干、迷糊、胸悶氣短等癥狀時,應懷疑是中暑早期癥狀,立即休息,喝一些涼水降溫,病情嚴重者盡快到醫院治療。
氣象部門表示,近期天氣形勢復雜多變,預報具有不確定性。市氣象局將嚴密監視天氣變化,及時做好滾動更新,請關注最新天氣預報預警。
廣州市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
7月30日,多云間陰天,有中雷雨局部暴雨,部分地區有35℃左右高溫;
7月31日至8月1日,受西南氣流影響,雷雨仍明顯,有雷陣雨局部大雨;
8月2日至3日,多云,有分散雷陣雨;
8月4日至8日,可能受熱帶輻合帶影響,有雷陣雨局部大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通訊員林惠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