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透露,我省已全面推廣動物檢疫電子證明,俗稱“電子身份證”,只需用手機一掃,原產地、環境、習性等信息即可全部知曉。目前,全省已出具無紙化動物檢疫證明(B證)15.48萬張,共檢疫生豬1042萬頭,節省成本約1560萬元。
“‘電子身份證’不僅能促使養殖戶提高養殖質量,還能幫助養殖戶將優質產品賣個好價錢。”宜昌牧康牧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解決動物檢疫出證檢疫難、成本高、不方便群眾申報等問題,從今年6月份開始,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在宜昌開展動物檢疫出證(B證)無紙化(電子出證)試點。該中心對動物檢疫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提檔升級,簡化申報、受理、檢疫、出證等流程,開發出養殖場(戶)、協檢員、官方獸醫、屠宰場、主管部門等多方共享的動物檢疫專用手機APP,把現場申報改為線上申報和實時申報。官方檢疫后,系統自動將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電子證)發送到養殖場(戶)的手機客戶端。
專家稱,“電子身份證”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手寫檢疫證不規范、字跡難辨認、易涂改等問題,最大限度杜絕偽造、買賣不經檢疫便出具檢疫證明的現象,實現動物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
省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是依據《動物防疫法》授權,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官方獸醫出具的,標示某一動物或動物產品已經檢疫且合格的制式法律文書。以一頭生豬為例,通過完善升級的動物檢疫電子出證系統,可以準確掌握從生豬出欄、流通、屠宰等環節的生產數據,基本實現生豬可追溯,并與國家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衛生綜合信息平臺實時數據同步。目前,我省已全面推廣動物檢疫“電子身份證”。(記者劉勝、通訊員謝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