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良好 大悟縣發現國寶朱鹮

            11月10日從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朱鹮繁育站獲悉,大悟縣東新鄉紅花村發現18只朱鹮野外棲息與活動軌跡。

            朱鹮是世界瀕危動物、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悟發現朱鹮野外種群,是湖北省境內的首次發現。

            11月3日,大悟縣公安局生態環境犯罪偵查大隊、東新鄉林業站工作人員,來到東新鄉紅花村劉家灣7組的一片田沖林坡地帶,在一處稻田溝渠與水塘連接林地邊的高大楓香樹兜下及樅樹林周圍,發現大量乳白色的朱鹮糞便,林中還有一些朱鹮掉落的羽毛,證明朱鹮在此地停留很久。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朱鹮繁育站技術人員介紹,朱鹮對生態環境要求很高,從紅花村整個地形來看,很適合朱鹮繁衍生息,整體上山勢不高,紅花村是一個縱形坡嶺的川道,川道全部是水田,有一條小河順勢而下,自然生態環境非常好。發現朱鹮種群棲息的區域為稻田分布的沖畈與林地交匯地段,沼澤、水塘比較多,溝渠貫通,山水田園形成天然的生態濕地,為朱鹮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村民說,近年來,到村莊水田、池塘、林地覓食、筑巢孵窩的各種鳥很多,有一種像常見的高腳鷺鷥鳥,白白的毛色,嘴巴長而尖,面頰、雙腳和爪子為紅色,喜歡找食魚蝦、泥鰍、蚯蚓等,有時在林中“散步”,在稻田里嬉戲,晚上棲息在周邊灌木林中,清晨常在村莊周圍鳴叫起飛。村民們保護意識很好,任其自由活動,筑巢產蛋,從不傷害它們。得知這種美麗優雅的大鳥是朱鹮,村民們驚喜不已。

            經GPS無線跟蹤觀測,大悟縣東新鄉紅花村發現的朱鹮,是從位于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的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遷飛、擇地棲息的,說明大悟縣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引來了朱鹮,而且留住了朱鹮。

            與大悟縣山川相連的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北麓,為羅山縣最南端,大悟縣東北端。2001年6月,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總面積4.68萬公頃,被譽為鳥類樂園。在2020年朱鹮繁殖期間,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科院動物所聯合對野外自然繁育的11巢29只小朱鹮進行了環志,并采集了相關研究樣本。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朱鹮遷地保護及種群復壯”屬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拯救工程,目前,該保護區朱鹮野外種群數量已有200多只。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朱鹮繁育站副站長蔡德靖表示,朱鹮是極其重要的瀕危物種,其生態生物學、社會和人文價值獨特,傷害朱鹮在法律適用上是極其嚴厲的。他強烈呼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廣大群眾增強保護意識,共同保護好人類的好朋友。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朱鹮監測工作站多次與大悟縣林業、公安和東新鄉、大新鎮等政府部門聯絡,建立了豫鄂兩地朱鹮聯合保護群,積極采取措施,對朱鹮活動區域周邊群眾進行法制宣傳和工作引導,提示群眾加強對朱鹮的保護,警示社會人員切勿近距離觀看、驚擾朱鹮。(通訊員李新、陳仁財、王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生態環境 大悟縣 朱鹮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