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省民宗委:躬身入局奔問題 務實求效顯擔當_環球熱推薦

            “雙語”宣講小分隊走村串戶、“推普興鄉”行動照亮山區、民貿民品政策助企紓困、“和諧家園”慰問演出深入基層……連日來,省民宗委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為著力點,從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群眾最關心的痛點難點出發,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著力以高質量調研助推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雷山縣達地水族鄉“雙語”宣講小分隊深入各村寨,以“水語+普通話”和“苗語+普通話”方式,用通俗語言將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眾家門口,傳到百姓心坎里。

            沉下心氣,投入心力,省民宗委聚焦民族地區重點和難點問題,領導班子帶頭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針對涉及面廣的問題,建立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跨業務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形成整改合力,力求研究透徹、找準癥結、提實對策。

            4月20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諧家園”慰問演出活動走進麻江縣官井湖社區移民新區。

            摸清情況,找準問題,省民宗委以民族宗教重難點工作為導向,聚焦民族特色村寨農文旅融合發展、民貿企業貸款貼息政策落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內容,確定調研重點課題,建立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真正做到把準脈、開好方。

            劍河縣屯州村中庭院內的長桌宴(吳昌連 攝)

            瞄準真問題,下足真功夫。省民宗委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聚焦民族經濟,制定了優化民貿民品企業認定流程的任務清單,最大限度發揮貼息資金助企紓困的作用;聚焦民族村寨,赴江口縣云舍村、道真自治縣文家壩村等少數民族村寨實地調研,積極開展“富口袋+富腦袋”鄉村行動,探索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好路子;聚焦民族團結,在全國率先探索實踐,部署遵義市與其他8個市(州)各創建一個縣的“1+8”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試點工作;聚焦民族品牌,加大“黔系列”民族文化產業品牌建設力度,開辟線上線下產品銷售渠道,助力黔貨出山。不做虛功,只出實招,省民宗委以“鉆”的精神、實的作風,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為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屠琪

            編輯 李貝多

            二審 陳玉祥 劉娟

            三審 田旻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