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插在中乙聯賽練兵的U19國青,終于,在11月5日第四輪與領頭羊武漢三鎮的交鋒中,用一場首勝終止了開賽以來的三連敗。
拼搏有余,實力不足,似乎是這支隊伍在此前幾場比賽中給外界留下淺顯的印象。中乙聯賽大環境下,頂著國字號球隊名頭,U19國青陣中一副副青澀的面孔,對于職業賽場的理解還在不斷深入。
將這群稚嫩的孩子們提前逼上職業舞臺,如今看來,多少帶了幾分殘忍。可是成長,總會有陣痛相隨。三場敗仗很痛,所幸首勝不期而至,一掃陰霾。
尷尬的大型“見面會”
2001年齡段的國青隊員,承載著中國足球下一輪奧運預選賽征途的任務。可就在今年5月底,他們與許多球迷的第一次隔空見面,竟源于一次場外風波。
陶強龍、劉祝潤、彭號、任麗昊、韓東、何龍海,這六個人的名字,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在球隊名單中了。當時,他們在集訓期間偷溜出去喝酒,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
年輕人,難免犯錯誤走彎路。
可放在年輕的中國足球人身上,不是一句“難免”就能輕易寬恕。在事后的通報中,中國足協對六名違紀球員因“嚴重違反國家隊疫情防控規定私自外出”的行為嚴肅斥責,不僅關閉了他們進入國字號球隊的大門,還做出6個月禁賽的嚴厲處分。
其中的陶強龍,一直以來都是這支隊伍進攻端的王牌。由于拔群的能力,他也早已現身中超賽場。休賽期中,他從河北華夏幸福轉會至大連人,可因為這場鬧劇,陶強龍代表新東家的首秀,只能無奈延后大半年。
中國足協官網公告截圖
風波過后,受影響的遠不止是六名受罰隊員,整支隊伍也在沉默中醞釀著蛻變。據報道,如今的國青隊,要求球員、教練組和工作團隊一日三餐統一排隊前往餐廳就餐,全體統一著裝。飯后,球員們要自己收拾和清潔,并在征得教練或領隊同意后方可離開。
嚴苛的內部管理成為隊伍眼下的常態,同樣的問題,全隊上下顯然不愿重蹈覆轍。眨眼之間,近半年過去,月底,六名隊員在中國足協旗下各類賽事的參賽禁令便將解除。而缺少了6名生力軍的U19國青,也在繼續前進。
出征職業賽場
由于疫情,這支國青隊伍在2020年錯過了許多比賽機會,而這一次,他們被送上的舞臺,從青超變成了中乙。
局外人看來,作為國內職業足球的第三級別聯賽,中乙賽場的對抗強度和技術水平,似乎也沒有太強,可是前三輪比賽打下來,結果顯而易見。
十八九歲的小伙子,正是能跑能跳的年紀。而代表同年齡段國內最高水準U19國青,初登中乙賽場,仿佛一群不會游泳的孩子掉入漫無邊際的海洋。無論結果還是過程,對他們而言,這樣的比賽還是太難、太殘忍了。
首戰面對上賽季中乙南區第15名湖南湘濤,國青在先進一球后痛失好局遭遇逆轉;次戰淄博蹴鞠1:3脆敗;第三場對陣上海搏擊長空表現有所提升,卻依然0:1不敵。直到第四場比賽到來。
國青在中乙遭遇的第四個對手,并不好對付。武漢三鎮,是海埂賽區三輪過后穩坐頭把交椅的龍頭球隊。從經驗論出發,國青當然沒什么機會。可在率先被對手打入一粒半場吊射后,知恥而后勇的國青開始為逆轉而全場奔襲。上下半時,連入兩球,最終,他們以2:1將中乙首勝收入囊中。
賽季啟程前,主帥成耀東明確表示,參加這次比賽,是希望隊員們能夠在技戰術和身體對抗這兩個方面得到鍛煉提升。每場比賽都要去全力爭勝,希望隊員們通過比賽,在信心方面也能夠逐步得到增強。
顯而易見,將U19國青列入新賽季中乙聯賽的隊伍名單,是各方協商使然,目的就是為了讓這支隊伍得到更多的以賽代練的機會,盡快成長。
為此,中乙方面也做出了諸多調整和讓步。比如國青所在的海埂賽區,就比另一邊的瀘西賽區多出一支球隊,每輪比賽,海埂賽區也會出現一支輪空球隊。因此,兩個賽區的第一階段單循環對決,也會在總輪次上出現差異。
已經確定的是,U19國青只參加第一階段比賽,所以他們的中乙之旅,將會在與海埂賽區全部球隊逐對廝殺過后宣告結束,并不存在所謂的降級壓力。而截至現在,10組交鋒的前4戰已經告一段落。行程近半,他們在掙扎中努力向前,已經初見成效。
一切為了未來
平心而論,中乙球隊絕不是被寄予重托的U19國青理想假想敵的樣子。因為年齡層面的限制,任何一個特殊年齡段的國字號球隊,他們在大賽中面對的真正敵人,至少要滿足年齡相仿的基本要求。從這一點出發,征戰中乙帶來的經驗積累,或許會被打上幾分折扣。
可只要是比賽,就一定會有收獲。從青超賽場來到職業舞臺,球員們承受的壓力與對抗的強度,都將迎來質的飛躍。
首輪為隊伍打入中乙首球的納西族小伙段德智,此役又扮演了關鍵先生,替補登場的他在比賽第84分鐘奉獻絕殺進球。日前在接受中國足協官方采訪時,段德智坦言,職業聯賽和之前參加的青超相比,大有不同。
圖片來源:中國足球隊官微
總結起來,有三方面:經驗鴻溝,讓中乙球員對比賽的控制力更強;中乙球員會合理使用身體;節奏變化差距明顯。段德智用了這樣兩句表述:“踢青超聯賽,經常是一個大腳。失誤了往往沒事,可以再搶回來。”
U19,正是一個青少年內心走向成熟、真正邁入成年人行列的關鍵階段。青超到中乙的變化,正是這批孩子們內心蛻變的寫照。
即便這一天對他們而言來得突然,毫無緩沖。現實就是現實。他們眼中的“大人”們為國青隊創造了一個寶貴的練兵機會,將這批球員放到了更高更難的平臺歷練。而孩子們的任務,就是去勇敢闖蕩。這段經歷,會在下一段奧運周期里緩慢發酵。
三連敗后的首勝,對于這群成長中的年輕人而言,“真香”。
后面的6場比賽,U19國青的小伙子們或許還會輸掉一些,但所有人都知道,勝敗并不是他們奔赴海埂征戰中乙聯賽的意義。來到這里,他們是為了長大,為了未來某天,用經驗控制比賽,合理使用身體,懂得如何去改變場上節奏的一方,是U19中國男子足球隊。
距離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還有4年,留給這支中國隊的時間,其實還挺多的。(記者 王思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U19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