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分界線》導演潘軍:“情”與“法”交織,展現普通人的命運

            由潘軍擔任編劇和導演,著名演員何冰、張國強領銜主演的《分界線》正在江蘇衛視熱播。該劇一開播,就因為對人性真實的展現以及情與法的抉擇,引發觀眾的關注和熱議。該劇編劇兼導演潘軍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了這部劇的創作初衷,以及想要通過這部作品給大眾帶來的有關“情與法”的思考。

            聚焦小人物命運情感

            這部劇以典當行搶劫案為開端,引出的卻是人情冷暖、生老病死等民生問題,這些話題折射出的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引發觀眾共鳴。開頭幾集里,導演就將“人”這個核心元素做到了極致。下崗工人馬冬生日常送水的辛苦、單親家庭長大的馬瑾和父親之間相依為命的樸實動人、出租車司機小武面對破碎家庭的無奈……關注小人物在困境中的命運,以及他們面對困難的選擇和態度,是導演想要做到的。潘軍表示:“這是一個現實題材的劇本,每位觀眾都能置身故事之中,覺得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邊,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

            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標?潘軍認為“人”是最核心的元素,把“情”與“法”交織,展現普通人的命運。他說:“我愿意寫普通人、小人物的命運境遇,包括他們的良知與擔當,我更愿意面對那種艱難、艱辛。”

            傳遞堅守底線的正能量

            對于這部作品取名“分界線”的含義,潘軍說:“‘人’是《分界線》的故事載體,那么‘法’則是這部劇的論述對象。之所以將其命名為《分界線》,正是因為本劇展現的情與法、黑與白、謊言與真相、正義與邪惡之間,有一道人間正道的分界線。”

            劇中,兩位主角于超和馬冬生的身上都體現了堅持、掙扎和擔當。潘軍說,這也是他想要表現的一個層面。他說:“小人物在面對無奈的命運時也有自己底線。比如馬冬生在搶劫典當行的路程中不小心撞了菜農,仍然返回去給菜農道歉并且賠償;于超雖然有懷疑,但并沒有貿然行動,堅持找到最關鍵的一環,構成最完美的證據鏈。這些人物的內心所堅守的準則,正是作品想要表達的最基本的內涵。”

            全劇以普通人的命運為視角展開敘述,本質上還是要傳遞堅守底線的正能量,讓每位觀眾都能從中引以為鑒、捍衛內心準則。潘軍說:“法律是嚴苛冰冷的,執法是可以有溫度的,要具體的案子具體看。兩位主角的友誼和對立,也體現了這一點。在法律和人情之間如何做好平衡、在掙扎和糾結之間如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在艱辛和苦難中如何保持良知,是我想要通過這部劇帶給每個人的思考。”(記者 劉桂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江蘇衛視 小人物命運 堅守底線 影視作品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