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以“走進大秦嶺,相遇樓房溝”為主題的留壩縣樓房溝民宿集群發展招商大會,在樓房溝玉雙山居·秦嶺順利召開。
會議上,隱居鄉里團隊與留壩政府合作開發的“樓房溝精品民宿”被引為成功范本,并由隱居鄉里創始人陳長春回顧了樓房溝的4年成長,闡述了對民宿集群未來發展的暢想。
民宿是隱居鄉里進入鄉村建設的一個點,4年在地化運營,我們滲透進鄉村的建設,生活、教育、美學,切實參與樓房溝的發展與振興,并通過運營與宣傳,將“秦嶺·留壩”打造成了超級IP。
2020年,隱居鄉里被評為“中國國家旅游年度臻選特色民宿品牌”,2021年,樓房溝精品民宿榮獲“鄉村復興論壇鄉建年度榜樣”。
隱居鄉里創始人陳長春闡述暢想
而未來的樓房溝,將著眼擴充民宿體量、豐富目標客群;打造特色主題、形成流量矩陣;在以“政府、村集體、隱居鄉里、主理人”為優秀生態圈的閉環內,有序發展。
樓房溝要做個性化、有意思的未來
沃土已耕耘,只等更多人前來播種
“樓房溝”的這四年
2019年\
一業突破,三產興旺
2019年8月樓房溝精品民宿開業,民宿為留壩引入初始流量,隨著對鄉村的深入了解與磨合,我們通過機構聯合、品牌跨界等形式,打造出一系列的文旅IP“爸爸去哪兒玩、留壩紅葉節、營地節、冰雪節、山谷市集、白盒子之家、玉雙美術館”等等,實現以多樣化的產品帶動留壩旅游。
實現民宿運營總收入594萬,村集體分紅近176萬,解決就業24人,帶動農產品消費及周邊經濟142萬。
2020年\
三產突破,二產賦能
在一年的運營積累后,我們根據當地環境與市場需求,開始引導鄉村農產種類,并幫助提升后續價值轉化。自2020年起,3年間陸續建設了香菇醬廠、獼猴桃汽水廠、媽媽工坊、彩虹有機農場等文旅新業態,豐富鄉村民宿產品產業鏈,拓展旅游產品附加值。
2021年\
齊頭并進、多元發展
民宿業態的成功,讓我們勇于追求迭代。先后引進了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發聲之地”的白盒子,與“東方的莫奈”李玉雙先生的工作室,建成玉雙美術館、白盒子之家·秦嶺.
著力打造“民宿+藝術集群”,讓樓房溝成為從山野里生長出的“藝術地標”,實現人文藝術與鄉村商業的互相賦能,讓樓房溝再攀高峰。
同時,還有更多品牌、個人、機構,與我們交匯。從我們迎接的第一位“新村民”河·酒肆;到舉辦山谷市集時,奔赴而來的37家優秀品牌;以及在IP活動中深度聯合的10多家跨界機構…共贏共建,才讓樓房溝獲得了如今的成績。
2022年\
健康發展、不忘一產
這4年間,我們呼朋引伴,與藝術、研學、新農業、自然教育、美育等等各類業態合作。但我們不忘鄉村根本,在持續發展民宿集群的同時,引入彩虹星球,帶動樓房溝有機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
2023年,到未來\
未來可期,共贏共建
明年,在保證原有自然風貌的前提下,我們將對樓房溝環境進行整體提升,兒童游樂場、市民活動廣場、鄉村大舞臺、森林劇場、親水棧道等設施將一一呈現;
同時,將著力打造強流量的“主題院落”產品,作為持續吸引客流的抓手。并積極推動村民自建,整合集高端、主題、平價民宿的差異化市場,拓展客群。
并通過持續招商引智,招募共建人攜手發展樓房溝民宿集群,并不斷吸納各類品牌主理人,形成至少20種不同業態,打造優秀的商業社區。
愿相遇更多“同路人”
隱居鄉里已經走入全國28個鄉村,擁有了300多個院子,每個院子所在的鄉村,都是我們的家。樓房溝的成功,也讓我們知道,對鄉野的期待不止詩和遠方,更蘊含著打破城鄉文化差異,讓“美好生活”更多元化的可能。
在這里,我們遇見了許多許多人,并迎接他們入駐鄉村。
河·酒肆成了這里的網紅酒館,文青白領、村民幼童都愛來這里和主理人閑談,消磨時光。白盒子之家、玉雙美術館、易花道,讓藝術在樓房溝長久駐留;冇Mǎo工作室和我們一起尋找秦嶺非遺,以“年禮”文創傳承文脈;還有許多木工學堂、悅游工坊、媽媽工坊這樣的手藝匠人們,通過各種活動拉進都市與鄉村的聯系;植光自然、六時、繪本圖書館則開拓了自然中的教育、美育場景……
在未來的日子里,
我們希望找到更多#同路人#,
一起拓展“美好鄉村生活”的無限可能!
無論你是心有理想的個人,還是勇于探索的優秀品牌,無論你屬于藝術、商業、教育、農業,只要你愿意加入這場關于美好生活的營造實踐,小到一場活動,大到未來遐想,我們都愿意和你聊聊。
我們期待著
所有出乎意料的想法!前所未有的思考!
獨具個性的價值觀!極具挑戰的創意思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