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以數據賦能城市管理,網辦公積金等業務的開通,給民眾帶來便捷。 孫浩荃 攝
網辦公積金業務減輕企業和民眾負擔、“智慧招生”平臺實現義務教育段學生入學轉學全程網辦、“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將耗時七天的貸款抵押登記縮短到半小時……這是山東煙臺推進公共數據開放,以數據賦能城市管理所帶來的成果。
記者27日從煙臺市大數據局獲悉,2020年“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和《2020年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日前發布,煙臺“開放數林指數”在地級及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4,該市還獲得“數飛猛進獎”與“數開成蔭獎”。
據悉,近年來,山東煙臺積極推進公共數據開放,用數據賦能政務服務、社會治理、輔助決策、經濟發展、創新創業,實現城市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
依托歸集的政務數據資源,煙臺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對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20多項業務流程再造,推出了12項“零跑腿”網辦事項和9項減件“一次辦好”事項,極大減輕了企業和群眾辦理公積金業務時提供各類證照、證明的負擔。累計有4.2萬名職工通過網上渠道辦理了提取業務,金額達7.5億元。
煙臺市大數據局副局長畢秋軍稱,去年以來,該局在公積金領域試點開展了數據歸集共享的“破冰之旅”,又在山東省率先完成了支撐政務服務流程再造的數據歸集任務,基本消除了困擾煙臺近二十年的政務“信息孤島”。
在煙臺開發區,“智慧招生”平臺已投入運營,將家長現場提交孩子入學證照、證明材料改為線上填報、系統核驗,實現了義務教育段學生入學轉學業務全程網辦。
與此同時,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出“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將原來耗時七天的貸款抵押登記縮短到半小時,方便企業和民眾辦事,同時防范金融風險。煙臺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搭建市區住房保障系統,將保障家庭提報的信息與政務數據實時比對分析,確保房補資金和保障房分配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該市共發布了5期《煙臺市公共開放數據目錄清單》,公開有效數據資源目錄3697個,優質數據資源目錄74個。(王嬌妮 孫浩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公共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