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名單正式公布。從名單來看,入選園區文化核心領域和“文化+”特征鮮明,園區主導產業既涵蓋了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等文化核心領域,也體現了北京市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等方面的發展優勢。
據悉,名單中的98家園區包括,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0家,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提名)10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78家。
記者了解到,入選園區凸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特點。社會效益方面,上述入選園區注重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園區從業人員和市民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一些園區還設有美術館、博物館、實體書店、圖書角、小劇場等公共文化空間,為城市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紛紛成為周邊民眾的“文化會客廳”。
從經濟效益來看,入選園區總體發展優勢明顯,成為北京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截至2019年底,入選園區共集聚企業9655家,其中,文化企業7425家。2019年,園區文化企業實現收入總計7835.32億元,繳納稅收總計286.66億元,戶均實現收入10552.62萬元/戶,約為北京市文化企業平均水平的10倍。
疫情期間,北京市各文化產業園區還積極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有效助力文化產業復工復產復市,實現逆勢增長。今年1-6月,北京市文化核心領域實現收入5353.5億元,占北京市文化產業收入合計的比重超9成(91.5%),較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
北京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將打造提供全方位、立體化服務管理的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智慧園區試點建設,建設北京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完善2020年度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服務包相關內容。(陳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文化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