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以“領航新發展澎湃新活力”為主題的2021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正式拉開帷幕,廣州空港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創新發展論壇在大會期間舉行。活動期間,全球跨境電商產業領軍企業、行業協會、主管單位等50余名領軍人物和產業高端人士云集,共話廣州空港跨境電商發展新活力。
此次論壇舉辦旨在加快推動廣州空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建設,是廣州市致力打造跨境電商業務全球優選地的重要舉措,有助于促進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從而助力加快實現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
活動期間,來自廣州白云機場海關以及華南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院、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米倉集團、洋蔥集團的嘉賓代表共同參與沙發論壇環節,深入探討廣州空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建設的新機遇和新思路,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
加強頂層設計
建設實施方案,擘畫廣州空港跨境電商樞紐港發展藍圖
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69萬億元,增長31.1%。跨境電商市場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外貿增長新動能。“跨境電商成為空港經濟區、綜合保稅區發展的重要方向,這更要求強化頂層設計。”華南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巍表示。
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是廣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核心片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綜合保稅區。其所在地廣州空港經濟區,是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也是廣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打造跨境電商樞紐城市的重要承載區。基于此,廣州空港經濟區提出建設廣州空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下稱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聚焦跨境電商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全力打造跨境電商業務全球優選地,力爭率先在跨境電商產業集聚、開放合作、制度先行等方面形成標桿示范效應,由此推動形成跨境電商貿易、物流、金融全面集聚的亞太乃至全球一流樞紐港。
為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加快推進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建設,2020年2月,《廣州空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根據《實施方案》,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規劃布局包括保稅物流、展貿展示、總部服務三大功能片區,未來將建設成為跨境電商粵港澳一體化便利運作先行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和商品集散示范區、跨境電商業務和監管模式創新探索區、跨境電商國際合作和交流先導區。
《實施方案》印發實施以來,廣州空港經濟區積極推進開展分類監管、進口申報備案清單制、特定方式入區等創新監管模式定制和落地工作,加快推進跨境電商“樞紐倉”監管政策創新,探索建立“一倉多功能,一倉多形態”的監管模式,統一簡化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監管標準,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將兼具“海外倉”功能,具備與國際一流自由貿易港競爭的“軟實力”;推動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南區)正式開園,形成中區和南區跨境電商業務齊頭并進、優勢互補的良好局面;已引進一批跨境電商優質項目,開展業務領域可覆蓋交易平臺、物流供應鏈、支付結匯等跨境電商業務全鏈條;已啟動“智慧空港物流核心平臺”建設工作,進一步減單證、優流程、提實效、降成本;加快推動空運物流智能化系統與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對接,促使貨物報關單通過“單一窗口”申報覆蓋率達100%,并實現對跨境電商業務的全覆蓋。
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助推,廣州向貿易創新樞紐城市轉型發展
據了解,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自2014年封關運作以來,通過實施優化產業布局、加大招商力度、改善營商環境等舉措,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加速升級,在全國范圍實現引領式發展。2020年廣州空港跨境電商業務量與進出口貨值雙雙實現上漲,累計驗放電子清單約1.3億票,貨值約3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2%和119.8%,其業務量已連續7年居全國空港首位,是國內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最豐富、最靈活的區域。
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是全國少有的包含機場口岸操作區、實現“區港一體化”運作的綜合保稅區之一,規劃總面積2.943平方公里,中區和南區均已啟用運營,區內全面復制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的先行先試監管政策,具有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核心功能,已創新推行跨境電商第三方檢測費用減免和倉租補貼政策扶持,在國內率先實施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改革,打通跨境電商保稅展示等關鍵業務流程,對跨境電商申報數據實現提前審核,全面簡化業務手續、壓縮通關時間。
目前,該區已啟用中歐班列保稅物流集散中心和跨境電商全球集采中心,不僅實現白云機場與中歐班列物流通道的有效銜接、促進企業總成本降低52%,還為跨境電商全鏈條實現平臺數據化、現代化管理,有助于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企業生產和銷售規模。未來,該區將重點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引導跨境貿易企業和資金流、信息流、高端物流在廣州空港全面集聚,將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打造成為國際貿易創新發展的樣板工程,助推廣州向貿易創新樞紐城市轉型發展。
廣州空港委邱之仲副主任表示,廣州空港經濟區將繼續聚焦跨境貿易平臺、空鐵融合樞紐、空港中央商務區等核心項目、關鍵工程,加快會議展貿、高端技術、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等重點產業的集聚發展,進一步開展政策和業務創新,加快推動廣州空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產業協作和創新協同,實現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跨境貿易的創新和輻射帶動功能。
筑牢發展基礎
交通為基賦能產業,跨境電商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
廣州是全國三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擁有國內領先的空港、海港、鐵路港和信息港。已經形成共識的是,空港是跨境電商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州跨境電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中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全國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中,廣州位列先導城市首位,發展總指數、發展規模指數兩個指數全國第一。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鮑軼琳表示,廣州是跨境電商的先導之市,連年位居全國第一,疫情沖擊下,進一步加速消費結構升級,跨境電商市場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外貿增長的新動能、航空貨運新的增長極,也催生了更多航空貨運需求。我們正加快白云機場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異地貨站網絡,拓展貨運航線廣度厚度,培育貨運基地航空公司,推動物流業務數字化轉型等,不斷強化白云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功能,持續助力增強廣州空港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的吸引力、集聚力和競爭力。
據介紹,跨境電商已成為廣州空港核心產業之一,集聚效應正不斷增強,樞紐作用日益凸顯。目前,該區跨境電商商品備案項數超過10萬種,已大規模開展1210BBC進口、9610B2C進出口、9710B2B出口和9810出口海外倉等多種跨境電商業務。根據產業發展布局,該區已引進蘇寧跨境電商全國樞紐項目、寶能集團廣州空港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廣州香雪空港國際醫藥物聯網中心、唯品會廣州空港跨境電商運營總部、廣州空港大灣區跨境電商產業園、跨境電商孵化基地等項目,項目總投資額超150億元,預計2021年年底前全部封頂,全部建成后將釋放超過100萬平方米倉儲、作業和辦公配套,為跨境電商開拓業務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項目達產后年產值超過150億元。
廣州空港米倉供應鏈有限公司是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南區)首批電商企業之一。公司副總裁常慧茹介紹,廣州空港經濟區作為廣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核心片區,是國內跨境電商創新監管模式、政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擁有獨特的樞紐機場的電商資源優勢、先行先試的創新政策優勢、模式豐富的跨境電商業務優勢、承載外貿產業的空間優勢、眾多電商項目集聚的發展優勢。“這里可謂齊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也是米倉供應鏈集團和eBay等國內外電商企業發展跨境貿易在此重點布局的不二之選。”她說。
預計到2022年,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產業集聚發展勢頭將進一步凸顯,一批產業載體、創新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預期港內流通跨境電商商品貨值超過1000億元,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億元。到2025年,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各片區開發成熟,預期港內流通跨境電商商品貨值超過3000億元,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廣州海關持續深化海關監管改革,進一步完善廣州空港現代流通體系,打造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下一步,廣州海關將強化協同聯動機制、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制度創新和系統集成,研究實施更加便利化的海關監管服務模式,發揮廣州空港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力促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集聚發展,共同推動廣州空港經濟區、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
文/徐靜、穗空港宣、龔翠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