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3日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至3月,天津市河東區新落地企業1033家,注冊資金55.79億元,其中,來自京冀地區投資的企業89家,注冊資金8.28億元,預計一季度該區實際利用內資到位額將超20億元,實現首季開門紅。
當天名為“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河東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品質活力區”的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河東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寒冰稱,為了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將河東區定位為北京-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發展軸的樞紐區,以及溝通“津城”“濱城”雙城的金創走廊。
“十四五”期間,天津市河東區將著力發展的“六大主導產業”,分別是信創產業、平臺經濟、科技金融、總部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文旅產業。
張寒冰介紹,圍繞這些產業,河東區今年將落實一系列具體措施,例如:在信創產業和平臺經濟方面,將把晨景大廈打造成“信創產業園”,通過易眾包、易后臺兩個項目,加快推動平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形成產業集群;還要完成快倉機器人展示中心建設。在科技金融方面,將圍繞渤海銀行總部,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打造“沿海河科技金融發展帶”。
在總部經濟方面,將著力對接央企二級、三級總部,還有民營優勢企業的總部。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將通過“引智、引技、引資”,打造“4.0版”科技孵化載體,引育相關企業。在文旅產業方面,將打造一條棉三彩虹街區,還要設計“直沽歷史文化游”“音樂藝術品鑒游”等特色旅游線路,并籌劃一批小而美的夜經濟文旅項目,比如嘗試打造一家有體育文化特色的夜經濟街區。
天津市河東區坐擁天津站交通樞紐,京津城際、津濱城際、地鐵2號線和9號線在河東區內匯聚。
“天津站是京津濱發展軸的重要樞紐。我們要高標準提升站區交通品質,助力津濱雙城全面融入京津冀城市群的大格局。”天津市河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昭遂表示。
天津市河東區金貿產業園區是天津市京津冀協同發展“1+16”重點承接平臺之一。“去年,中能建天津電建公司在園區建成總部大樓并入駐,引進高端人才近千人,今年還將建成中能建天津電力設計院總部大樓。”張昭遂介紹,“我們還與中核集團、中能建集團積極謀劃,準備在園區建設醫養結合項目,把園區建設成以“電”為特色的總部項目聚集區。”
天津市河東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寒冰表示,該區還成立了河東區投資服務中心,著力打造一支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招商隊伍。確保全年落地京冀企業200家以上、優勢主導產業企業200家以上。(張道正 王君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實際利用內資到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