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隨著29號墩鋼塔吊裝到位。至此,由廣東廣珠城際公司投資建設、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海珠機城際金海特大橋四座鋼主塔全部架設到位,標志著珠機城際控制性工程中的重難點工程完美收官,為大橋的建成通車打下堅實的基礎。
據悉大橋鋼塔為四柱式結構,在制造廠內采用臥拼成長為106.8米,重達 2800噸(含吊具),由船舶運輸至橋位,進行架設。架設時,采用3600噸浮吊與1200噸浮吊配合整體起吊,空中翻轉豎轉至鉛錘狀態,再利用3600噸起重船,將鋼塔頂面整體提升至水面150多米高,其下端與鋼箱梁頂面4個預留節段進行精確對位。
由于鋼塔平臥時長106.8米,豎直時其頂面比3600噸浮吊最大吊高高出40多米,故從平臥豎轉至鉛錘過程受浮吊扒桿和海床面構成的有限空間限制,整個翻轉過程需經過73個步驟調整。空間小,步驟多,使得鋼塔翻身豎轉難度大、風險高。
廣東廣珠城際公司與中鐵大橋局等單位,通過開展鋼塔整體豎轉提升系統、智能監測指揮系統和精確對位保障系統等研究,解決了有限空間下快速完成整體豎轉的難題,確保了鋼塔整體吊裝一次就位,精度高,高于鋼塔垂直度高于標準要求,速度快,快在1-2天建造一座主塔,有效地提高工程質量又確保施工安全,做到了快速化施工的理念,充分體現了智能建造和大型裝配化施工的優越性。
珠機城際金海特大橋起自珠海橫琴新區,跨越西江磨刀門水道,終至珠海機場東路,是珠機城際二期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首次采用多塔剛構體系公鐵兩用斜拉橋結構,主跨為3×340米的公鐵同層四塔斜拉橋,全橋長1369米,寬49.6米,中間為雙向160公里/小時的城際鐵路,兩側為雙向六車道的100公里/小時高速公路,是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寬公鐵兩用斜拉橋。
珠機城際軌道交通二期工程是珠三角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及珠三角地區聯系澳門的重要客運通道,也是一條兼顧城市軌道交通功能的城際鐵路。作為珠海重要東西向通道之一,珠機城際軌道交通項目的全線開通運營將緩解珠海市內的交通壓力,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協同發展、珠澳城市間融合發展、將珠海打造成粵港澳經濟合作重要平臺有著重要意義。(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孟慶虎 支 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