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9月6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今年該市啟動327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15個縣(市、區),惠及居民34483戶,計劃9月底前全部完工。
通過全面摸排,邢臺建立了全市老舊小區總臺賬。工作推進中,注重征求群眾意見,邀請居民代表全程參與小區改造項目的招投標、施工及驗收等環節。邢臺市按照“7+N”模式,對雨污分流、屋頂防水、樓體整修、道路修繕、架空線路、安防設施、環境綠化美化7項基礎類內容列入必改項目。同時,結合小區實際情況和居民意愿進行“N”選擇項內容,主要包括加裝電梯、充電樁、養老托幼、停車、無障礙設施等完善類和提升類的公共服務設施。
邢臺對改造后的小區實行“改管結合”,開展“六位一體”協商共治,注重服務管理長效機制,確保改造后有人管、不反彈。信都區推廣以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樓門長、物業服務企業協商共治方式,推進物業管理與社區治理融合發展,結合《邢臺市物業管理條例》的出臺實施,在街道辦和社區兩級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負責協調解決轄區內物業管理服務突出問題和調處日常矛盾糾紛。襄都區將56個改造后的零散老舊小區整體打包,引進物業企業服務,加強對小區的持續管理和維護,得到居民廣泛認可。(記者邢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