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廣州養老服務開展四大重點項目 量化指標促進服務高質發展

            9月26日,民政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并認為在基本養老服務建設方面,廣州當前的做法具有開拓性、精準性、可操作性、系統性。

            如今,廣州已初步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9064”養老服務體系。展望“十四五”,廣州養老服務有哪些值得廣大老年街坊期待的變化呢?

            近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相關目標任務。

            舉措??開展四大重點項目

            據有關研究,“十四五”期間,老年人口增長曲線相對平緩,健康活力老年人數量較多,養老服務現實壓力相對較小,是實現從“老有所養”向“老有頤養”的轉型、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窗口期。

            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與此同時,現代科技快速發展,也為養老服務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未來5年廣州市民將見證本土養老服務大變化。

            根據《規劃》,廣州將著力加強養老服務統籌規劃、激活社會多元力量、深化改革創新、做實制度支撐、做細網絡覆蓋,到2025年,全面形成與本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與養老服務需求相匹配,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成為國內領先的“老有頤養”民生幸福標桿城市。

            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廣州計劃開展四大重點項目提升社區居家養老生活品質,包括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項目、家庭養老床位項目、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家庭護老者培訓計劃項目。

            做大做強廣州公益時間銀行、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模式……未來,廣州市民政局也將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建設智慧養老平臺,將信息技術引入養老服務各個領域,實現廣泛參與、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系統整合。同時重點推動中醫藥健康養老、智慧養老、老年宜居、老年旅游健康等養老產業的發展。

            展望??量化指標促進服務高質發展

            廣州養老服務的一系列舉措,將給市民帶來哪些切實改變?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提出了17個量化指標支撐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市民亦可從中一窺廣州養老服務的變化。

            在擴大優質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方面,《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州需實現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街鎮覆蓋率100%、村居頤康服務站村居覆蓋率100%、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完成率100%、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覆蓋率100%、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占養老機構總數50%,增加就近、便利、普惠的優質養老服務供給。

            為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廣州還需實現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75%、基本養老服務床位占比70%、醫養結合機構170個、認知癥障礙照護床位4000張、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85%、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100%、長期護理保險覆蓋率100%,在確保特困老年人應養盡養基礎上,構建面向全體老年人、以經濟困難和亟須照護的老年人為重點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在解決養老服務場地設施方面,未來廣州的居住(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將實現100%,人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面積達0.25平方米,新建居住區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5平方米、已建成居住區按不低于15平方米的標準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強化場地用地保障。

            當前,廣州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建設提升三年行動正在實施,以滿足居家老年人就近、便捷養老服務需求。該行動擬推動每個街鎮建設至少1個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統籌調配資源等綜合功能的頤康中心,每個村居設置至少1個具備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助餐配餐等功能的村居頤康服務站,實現大多數老年人“養老不離家”或就近在自己熟悉社區養老的愿望。(撰文:陳伊純廖培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養老服務 重點項目 量化指標 健康發展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