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12月16日在三亞拉開帷幕,并同期舉辦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成立大會暨“一帶一路·國際種業產業合作創新院”創建啟動儀式。
國際種業科學家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會長翟虎渠聯合倡議,全國及國際性協會、跨國企業、涉農大學、省級以上重點科研院所、國內重點種企、國家級產業園區總計143家機構共同發起。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中國種業協會會長張延秋、三亞市副市長羅東,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王漢中、劉旭,張福鎖、陳溫福、許為鋼、李玉,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曹曉風,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任長忠,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黃季焜,非洲科學院院士賈銀鎖,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聯合國糧農組織原副總干事何昌垂,中歐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敬武,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原助理總干事王韌等70余位國內外院士、政府領導、高校校長、企業領袖、大會簽約機構代表和特約嘉賓,以及來自140多家聯合體發起單位推薦的近300名執委會副主任和委員代表出席大會。
聯合體旨在打造具備國際影響力的種業科學家交流與合作平臺,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整合國內、國際科學家資源,聯絡國內、國際重點科研機構、企業與社會力量、社會資本,為國家種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國內外育種家和團隊提供孵化支持,并為中國種業“引進來”“走出去”及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破局提供服務。記者了解到,在聯合體籌備短短幾個月內,已有1300多位注冊科學家會員,匯集了國內外種業頂尖科研力量。
國際種業產業合作創新院(以下簡稱創新院)啟動儀式現場,大北農科技集團董事長邵根伙博士個人無償出資1億元,表示將與創新院共建“國際種業科學家獎勵基金”,每年將拿出1千萬元,重點獎勵上一年度在植物、動物、微生物種業領域作出貢獻的科研從業工作者。
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種子協會、亞太種子協會、作物科學亞洲協會、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國際水稻研究所等機構支持,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國作物學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世信國際會展集團共同主辦。(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