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天天快訊:【民族團結黨旗紅】板價村: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相關資料圖)

            年過八旬的農廷興老人,是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一名退休教師。為傳承板價村“短衣壯”民俗文化,2004年以來,他先后自編自導了20多個原生態歌舞節目,完美地呈現出“短衣壯”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的美。農廷興還是大新寶圩壯族服飾制作技藝傳承人,他非常自豪的說:“婦女織的這個頭帕,原來是失傳了,我去收集來,沒有人懂做,要了一件舊的來,我就出個方法,一條線一條線的拆,重新把這個線按照記下來的織上去,結果反復做了,成功了。”在農廷興的傳承下,目前村里已經有多位村民可以織頭帕。

            短衣壯文化的傳承,不僅維系和鞏固著民族團結與和諧,還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文化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農廷興表示,他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他會盡自己的努力,培養更多的板價村文藝人才,把短衣壯民俗文化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2022年9月4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村民農廷興。(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2年9月4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身著傳統壯族服飾的村民。(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2年9月4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2年9月4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身著傳統壯族服飾的村民在打糍粑。(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2年9月4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的村民在家中織頭帕。(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2年9月4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村的村民在家中織頭帕。(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民族團結 壯族服飾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