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中國已有300多個分銷商了。”越南一家咖啡企業(yè)上海代表處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這家企業(yè)的產品2004年首次出現(xiàn)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今年他們帶來的新產品又得到了認可。像這樣從東博會獲得發(fā)展動力的企業(yè)不在少數(shù)。
19日,第19屆東博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中國廣西閉幕。四天時間里,來自40個國家1653家企業(yè)線下參展、超過2000家企業(yè)云上參展、簽訂合作項目267個、總投資額4130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新高——這些亮眼的數(shù)據(jù),見證了本屆東博會的豐碩成果。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前景晦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個機構近期紛紛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博會的舉辦意義不一般。展會上,中國的智能化設備、綠色家電、照明科技產品受到東盟采購商的青睞,東盟國家的食品飲料、熱帶水果、家居用品被中國采購商搶購。當少數(shù)主要經濟體“筑墻”時,東博會以鮮明的開放氣息,為促進疫后可持續(xù)復蘇、建設開放型區(qū)域經濟提供了新機遇。
【資料圖】
外界注意到,與往屆相比,今年東博會首次設立了東盟和RCEP(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精品展區(qū)。這體現(xiàn)了“共享RCEP新機遇,助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3.0版”的展會主題。
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也是RCEP生效實施的第一年,中國—東盟自貿區(qū)3.0版建設即將啟動。這意味著,中國東盟合作再上新臺階。
數(shù)據(jù)證明了這點。今年前8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達4.0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占中國外貿總值15%。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與東盟累計雙向投資額超過3400億美元,已成為相互投資最活躍的合作伙伴。
RCEP的生效實施,有力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深度合作,像關稅減免、通關效率提升等諸多利好政策落地,讓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更加密切。此外,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RCEP成員國的加入,也擴大了中國與東盟經貿的“朋友圈”。
韓國是本屆東博會的特邀合作伙伴,首次在會上設置了韓國國家館。韓國企業(yè)帶來的美妝、食品、電子類產品大受歡迎。它們希望通過參加東博會,尋找和擴大進入東盟國家市場的商機。事實上,推動中國、東盟國家與其他RCEP成員國的交流合作,也是東博會一個顯著成效。
中國與東盟國家未來合作有什么新動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東博會主題中關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3.0版”的描述。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全面建成,2019年推出“升級版”,中國-東盟自貿區(qū)零關稅已覆蓋雙方90%以上的稅目產品,市場開放力度不斷加大。3.0版建設啟動在即,中國與東盟將在數(shù)字經濟、綠色經濟、新基建等合作領域迎來新的成長機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聯(lián)系將更加緊密,自貿區(qū)紅利也將進一步增加。
“自貿區(qū)3.0版一旦啟動,加上RCEP利好,無論是關稅減免還是貿易便利化,都將再上新臺階。”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zhí)行理事長許寧寧說。這也是為何東博會參展商紛紛表示,“明年我們還會來”。
(國際銳評評論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