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職工代表心聲】
原標題:為制造強國儲備大量優秀技能人才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尹雪梅
【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對于報告中的這句話,鄧建軍特意用筆做了標注。
“核心技術永遠是買不來、討不來的。創新就是要敢想敢做,要與時俱進,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鄧建軍說。
作為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江蘇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建軍語速很快,一如他干工作的速度。
“通過對關鍵技術的不斷攻關,我們已經在車間改造6臺機器,以后還要改造8臺,工人勞動強度將大大降低,單人產量將提升50%。”鄧建軍向記者介紹他正在進行的技改項目最新進展。
扎根生產一線30多年,參與技術改造項目500多個、攻克重大技術難題約50個,鄧建軍從一名只有中專文憑的普通技工,成長為世界紡織機械領域的專家型工程師、國家級技能大師。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期末,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1/3。”鄧建軍表示,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有好的頂層設計,還要有具體的配套落實細則。
在鄧建軍看來,自己所在企業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長為行業龍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注重人才梯隊建設,培養造就一批戰斗力強的工人技術人員隊伍。
“我們公司不但打通了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高級技師的待遇和車間副主任的待遇也是一樣的。技能人才的價值在收入待遇、職業發展上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就會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鄧建軍認為,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需要有更多的年輕人愿意走進工廠,愿意當技術工人。這樣,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才能有大量的人才儲備。(中工網北京10月18日電)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