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神秘人“小菜根”,連續877天向高校捐款!-全球快報

            近日,一位神秘人向高校捐款的事跡引發關注。

            為使身患重大疾病的南京大學在讀學生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助,南京大學在教育發展基金會下設立“南京大學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

            從2020年5月7日開始,一位化名“小菜根”的愛心人士,持續給“南京大學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捐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捐款金額,最開始一天5元,后來一天7元。

            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第一時間關注到了這位熱心公益、時刻關心學校的“小菜根”。“偶爾可能會遇到捐贈窗口維護導致捐款暫停的狀況,但一旦捐款窗口再次開放,我們就會收到來自‘小菜根’的一筆‘合計捐款’。”

            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小菜根”的善行,就像南大精神里所說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盡管是每日的綿薄之力,日積月累,卻可成行千里之力。

            記者了解到,“南京大學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設立于2005年,是全國首個“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救助基金設立的背后,是一段感動南大的故事。

            2005年1月,一位南大在校生被查出患上了胃癌,在他住院期間,同校患上白血病的另一位學生把募捐款中的三萬元轉贈給他,事情由南大校內社交平臺傳出,震撼了全校。在南京大學所有工作人員、校友、學生的努力下,南京大學發出倡議:“誰也不愿意希望的火種就這樣默默無聞地熄滅,誰也不愿意看到年輕的學子悄無聲息地離我們而去。”自此設立了全國第一個“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南京大學對在校學生有統一的醫療保險管理,但面對大病急癥,經濟壓力仍是大學生及其家庭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南京大學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的設立,可以幫助身患重病、急癥的同學獲得及時有效的救助,同時減輕這些同學的經濟負擔,從而緩解心理壓力。”

            據《南京大學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管理辦法》,救助的病種范圍包括惡性腫瘤、尿毒癥、器官移植、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

            除了“小菜根”,在學生重癥醫療救助基金的捐贈名錄中,還有很多熱心的捐贈人,也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小菜根”們點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南京大學 發展基金會 重大疾病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