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造船三大指標繼續保持全球領先。隨著生產節奏加快,船企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022年1—10月,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算分別為3087萬噸、3740萬噸和10444萬噸,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5.8%、54.3%和48.7%,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1—10月,我國排名前十位的船舶企業新接訂單量占到全國總量的近七成。排名前五位的江蘇、上海、遼寧、浙江和山東,前十個月的完工量合計占到全國總量的92.2%。
在造船三大指標中,最具含金量的是新接訂單。今年前10個月,全球成交的汽車運輸船新船訂單中,我國船企的市場份額高達83%,穩居世界第一。
在中國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記者見到了我國汽車運輸船的總設計師張敏健,他告訴記者,他們剛剛接了韓國船東三艘汽車運輸船的設計追加訂單。至此,他們今年承接的這類船型訂單已累計達到60艘,占全球份額的近七成。
中國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系列滾裝船總設計師張敏健:上船院設計的7000車系列、8000車系列和9400車系列(汽車運輸船)具有裝載車輛大、綠色環保等優勢,獲得船東的廣泛認可。
一系列高技術優質船型在贏得設計訂單的同時,也為中國船廠承接大批量建造合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這是位于廣州的造船基地,大家通過航拍看到的就是目前全球車位最多的汽車運輸船。
總臺記者趙菁:站在甲板上,明顯感覺到它的通暢和寬大,從船頭到船尾沒有圍板了,每層甲板通過這樣的立柱支撐整船的結構,這樣就讓這艘船看起來像一個大型的移動車庫。
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汽車運輸船項目副經理何永才:立柱就像我們建房子的大梁,整條船一共有218根立柱,平均每一層26根,(每層甲板)同一個位置上的立柱要保證(不超過)3mm的建造誤差。
何永才說,為了適應新能源汽車的運輸,他們在消防、通風、水密等方面做了額外的設計,防止因電池的存在而出現意外事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