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又見面啦
由總臺天津總站
聯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津基地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
共同制作的
《中國空間站從這里誕生》
今天,迎來了第二期!
天津的“航天力量”有哪些?
今日份的“航天知識”小課堂
請您查收!
友情提示:今日知識點有些豐富呦~
從11月30日到今天
兩個航天員乘組
實現“太空會師”已經三天
空間站,是航天員在太空的“家”
而它的誕生地就在天津
中國空間站到底有多牛?
“1+1=1”又是為什么?
快!點開視頻,一起來學習
中國空間站
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
總裝工作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津基地完成
總裝團隊正在進行天和核心艙的總裝工作
從這里開始
請點開中國航天“祖傳BGM”↓↓↓
咱再往下講
中國空間站結構復雜
像是天和核心艙
1000多根電纜
近500根管路
總裝難度前所未有
而完成它的總裝團隊
卻是出乎意料的年輕
請點開下方的合影
讓我們一起認識下他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空間站總裝班組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王瑞云,30歲
“沒想過出成果,
就想把空間站干好。”
——朱志鵬,29歲
“我特別驕傲,
因為這不只是一份工作,
更是一份熱情。”
——阮居林,29歲
“有人問:這么大的工程
交給我們這幫小孩兒,
能成功嗎?”
“看看我們的態度就知道了!
每個人都放不下,這就是熱愛。”
——高興,30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總裝與環境工程部
空間站總裝班組
共有成員38人
平均年齡29歲
“90后”占比達到了90%
一個個年輕稚嫩的臉龐
與身后的中國空間站
似乎顯得“格格不入”
可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
用他們的實干擔當
創新鉆研與愛崗奉獻
證明著他們的實力
他們研制了AR眼鏡
所有工藝模型和操作信息
直接展示在航天器實物場景上
讓裝配更準確!
而這樣的創新還有很多
在空間站的總裝過程中
他們就完成專利近30項!
中國航天人
從不會因為掌聲而興奮
他們只會因為
一次次的火箭轟鳴
一聲聲的“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而默默的淚流滿面
年輕的中國航天人
已經踏上了
星辰大海的征途
實現著屬于這一代人的
光榮與夢想!
愿歲月不老,你我同行!
點視頻↓↓↓
讓我們一起聆聽中國航天的聲音
《中國空間站從這里誕生》
未來,還將繼續
帶您關注中國空間站在地面經歷過的“體檢”
了解“胖五”火箭經歷的“想你的908天”
揭秘太陽能帆板如何實現柔性打開
關注天津總站央視號
持續來了解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