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跨流域跨區域調水 南水北調工程助力河湖生態環境改善-世界報資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央視網消息:通水以來,南水北調工程累計向50余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補水總量超92億立方米,助力了華北地下水壓采和河湖生態環境修復改善,生態效益顯著。

            初冬的白洋淀蘆葦金黃、蘆花搖曳,潘斌是土生土長的安新縣人,每天都要來白洋淀邊騎行,親眼見證了白洋淀這些年的變化。

            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騎行愛好者潘斌:現在你看我們淀里的水也多了,水質也清了,而且有許多鳥類都在我們淀里來過冬了,現在白洋淀環境越來越好了。

            白洋淀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2017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過曲逆河支、蒲陽河、瀑河、北易水等退水閘向白洋淀及上游河流實施生態補水,目前累計補水8.47億立方米,有力推動了白洋淀水生態修復和水環境改善。白洋淀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監測組負責人盛立新:補水前,白洋淀水位基本保持在6.5米以下,2018年補水以來,淀區水位基本保持在6.5米—7.0米,淀區面積也由220平方公里恢復到290平方公里左右。

            為了守護好來之不易的源頭活水,雄安新區建成了基于5G應用的生態環保智慧監測項目,依托高速率、低延時的5G網絡實現5G+VR無人機、5G+多功能無人船監控白洋淀的水質。眼下,白洋淀已經成為野生鳥類棲息繁衍的家園。截至目前,白洋淀共記錄到野生鳥類248種,較2017年增加42種,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白洋淀安家繁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南水北調 生態環境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