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新華全媒+|同心互助聚合力——沈陽一線疫情防控見聞-世界信息

            “我有藥”“我家也有”“到我家取”……近日,沈陽市渾南區一社區居民微信群上演了愛心接力的一幕。“孩子發燒了,我只問了一句‘誰家有藥’,群里瞬間‘刷屏’,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了‘遠親不如近鄰’。”求助退燒藥的市民李先生說。


            【資料圖】

            連日來,記者在沈陽市采訪發現,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市民們用奉獻與堅守,上演著一幕幕同心互助的場景。

            在渾南區渾河站東街道榆工社區金地檀郡小區附近,一家藥房發布了這樣一則通知:發熱的鄰居可免費到藥店領取4粒退燒藥。目前,這家藥房已向350余名居民累計發放藥品70余盒,緩解了居民用藥之急。“特殊時期,我只想獻出一點自己的力量。”店長林浩說。

            圖為沈陽市鐵西區的志愿者為轄區老人送去物資。(受訪者供圖)

            寒冬里,白衣天使的句句安撫讓人安心。

            “您好,我是沈水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4小時醫療管家,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大夫,我自測抗原陽性了,怎么辦啊?”“您別著急……”12月12日晚,沈陽市和平區開始面向全區102個社區、10個村的1323個網格公布了家庭醫生團隊電話,每個社區都有1名白班家庭醫生和1名24小時在線醫療管家,隨時解答群眾的問題。

            王小卉是沈水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也是一名24小時在線醫療管家,她和其他5位白班家庭醫生一起組成沈水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僅12月13日一天,她就接聽了20多個電話。“居民可能會有各種問題,需要專業指導,我們會為大家提供不斷檔、不掉線的服務。”王小卉說。

            圖為沈陽市鐵西區的志愿者為居民“無接觸”送藥。(受訪者供圖)

            為全面保障特殊群體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志愿者們也忙碌起來。

            “今天做雞腿燉土豆,一定要讓老人吃好!”12月18日上午,沈陽新民“手拉手”愛心協會的幾名志愿者忙碌起來,為城區3個街道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準備“愛心午餐”。經過2個多小時的精心烹制,一份份熱氣騰騰的家常飯菜裝進餐盒。

            目前,新民“手拉手”愛心協會組織成立了3個愛心“幫幫團”,分別對接城區內3個街道、28個社區,開展面向特殊人群的愛心幫扶。據介紹,志愿者們依托南塔社區、南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手拉手”公益愛心食堂,采取中央廚房模式,10余名志愿者為87位需要幫助的孤寡、殘疾老人免費配送午餐。

            不僅如此,在皇姑區,民政局與區中醫院一同向特困老年人發放“愛心醫藥包”;在鐵西區,區民政局牽頭建立了保障藥品供應的24小時工作專班,為70歲以上老人、12歲以下兒童、發燒38攝氏度以上人群開設購藥綠色通道,優先向出現癥狀的人群提供藥品。

            “我們會一直堅守,發揮好社區黨組織的作用,協助居民解決用藥和生活需要。”沈陽市鐵西區篤工街道勞動里社區黨委書記于洋說。(記者王炳坤、汪偉、于也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家庭醫生 沈陽市鐵西區 愛心協會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