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她設計的作品,要上天!-環球新動態

            3月21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發布2023年度

            天舟六號、神十六、神十七

            三次飛行任務標識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史上

            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任務標識

            其中,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

            由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譚昊瑜設計

            是此次公布的三個標識中

            唯一一個由高校學生執筆設計

            并被選用的投稿作品

            設計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沒想到像我這樣的學生設計的作品

            可以跟著火箭上天”

            譚昊瑜稱,自己的作品入選

            是很大的驚喜和榮譽

            她既感到難以置信

            又覺得“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譚昊瑜

            據了解

            譚昊瑜的父親是一名“航天迷”

            “幾乎每次發射都會準時觀看”

            在父親的影響下

            譚昊瑜也時刻關注航天消息

            得知航天飛行任務標識面向社會征集

            有著專業設計背景的她

            就想自己動手嘗試一下

            學校也非常支持她的想法

            成立了由專業老師組成的指導團隊

            帶著譚昊瑜和小伙伴們

            一點點分析此前的相關作品

            打磨設計細節

            △譚昊瑜和小伙伴們正在討論

            征集活動自2月15日起,至3月6日止

            準備時間只有兩個多星期

            “這兩個星期過得特別辛苦、特別緊張”

            她表示,光是確定大致的創意方向

            就花了好幾天的時間

            之后,為了選出最有沖擊力、創新性的方案

            他們繪制了很多初創方案和草圖

            “為了體現任務標識之間的連續性

            我給今年計劃發射的

            天舟六號、神舟十六號、神舟十七號

            都做了標識設計”

            譚昊瑜直言

            之前她對載人航天工程的認識

            可能還不太系統

            這一次,為了把“硬核”的載人航天工程

            和創意設計結合起來

            她和小伙伴們做了很多功課

            “比如,神舟十七號發射后

            將與空間站核心艙的前向端口對接

            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

            需要在設計中體現構型的特殊性”

            當得知作品入選

            譚昊瑜立刻告訴了家人和朋友

            “尤其是我爸爸”

            對于這枚將出現在

            航天員胸前位置的小小標識

            譚昊瑜可謂花足了心思、下足了功夫

            她這樣解讀自己的設計:

            采用居中均衡的構圖方式

            表現此次飛行任務中

            神舟十七號對接空間站的前向端口

            將神舟飛船噴射的尾焰與數字“十七”相結合

            整個畫面展現出向上勃發的視覺沖擊力

            寓意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一想到自己設計的標識被采用了

            會跟著火箭飛天登上中國空間站

            我就覺得非常激動!”

            據悉,作為標識設計者

            譚昊瑜屆時將被邀請

            赴發射現場親眼見證自己的設計

            隨神舟十七號一起

            “一飛沖天”

            “興奮勁還沒過去

            但這畢竟是一個代表國家工程的標識

            我還要對方案做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譚昊瑜非常喜歡設計行業

            她認為,把想要表達的信息

            用簡潔巧妙的美術元素呈現出來

            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譚昊瑜之前的設計作品

            “這次作品入選

            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譚昊瑜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