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等業主將自己的情況反映到了成都市長信箱及四川省長信箱,他們在留言板中反饋稱:有50多戶購房者,都支付了雙倍房款,其中最少的購房者多給了50多萬,最多的購房者多給了上百萬,有甚者多支付的那部分更是超出了實際房款。多收房款金額巨大,數千萬房款不知所蹤,華潤并沒有把這筆巨款計入任何合同。購房者咨詢律師說這是那家中介公司不當得利,華潤也有連帶責任并且涉嫌巨額偷稅漏稅。
△銀行流水,97萬元一次性匯入華潤二十四城。(圖片由業主提供)
劉女士等業主稱,他們的訴求很清楚,希望成都途安能把多收的款項退還給他們,并且繼續履行包租的協議;或者直接將商鋪退掉,將金額全部返還。
“最差的情況就是錢完全退不回來,全部算作房款;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也接受,但是必須由華潤來收賬、繳稅。”文女士稱。
成都墨聿:
服務費早已明確告知業主,糾紛基本解決
由于業主們積極維權,3月下旬成都市成華區萬年場街道辦事處幫助業主與相關公司搭建了溝通平臺,組織涉事多方在街道辦辦公室進行了對話。
深藍財經聯系到了成都墨聿方面的負責人鄭先生,鄭先生給出的回應與業主文女士的說法截然不同。據鄭先生所說,這筆“天價服務費”,是在業主和公司你情我愿的情況下支付的。
鄭先生稱,業主之所以會選擇維權,是因為租金沒達到預期。街道辦、住建局、派出所已經專門搭建了平臺來解決這件事,目前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只有三四家業主還沒談妥,公司正在積極的磋商中。
至于成都途安收取的費用,鄭先生稱:“成都途安公司確實是收了這筆錢,這個我是清楚的,應該算是服務費用之類的吧。面談的時候,成都途安的代表也已經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了,當時在售房的時候,所有業主都是知情的,而且是你情我愿的。”
深藍財經進一步詢問了這筆服務費為什么會比售樓款還高,鄭先生表示:“因為每個商鋪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金額也不一樣,但簽合同之前和每個業主都解釋得清清楚楚,都是你情我愿的事。現在就是因為租金的問題,所以才有部分業主拿這個事情和我們談。”
鄭先生進一步表示:“現在我們已經把招商公司邀請回來,也在和業主討論疫情期間的租金是否可以減免,現在已經有80%的業主都已經認可了。我從街道辦收到的反饋是,目前只有三四家業主還沒有談好,其他的都處理完了,招商也在全力以赴的推動,早日復工復產,讓業主收到租金才是最終的目的。”
對成都墨聿的說法,文女士等業主并不認可,“我們要談的是多收的房款,不是租金問題。簽合同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成都途安的存在,怎么會是你情我愿呢?”
事實上,關于“購房服務費”的爭論由來已久,如果中介公司在購房前沒有明確告知購房者,有欺詐之嫌。
而華潤置地也不是第一次陷入服務費風波,2018年4月,華潤置地(重慶)有限公司,也遭遇了購房者維權,項目為華潤凱旋天地。
除了維權的購房者,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華潤置地處于動蕩之中。
3月26日,華潤置地有限公司舉行了2019年媒體業績會,華潤置地雖然仍位居行業前列,但毛利潤增速有所放緩。年報顯示,2019年華潤置地綜合營業收入1477.4億元,較2018年增長21.9%。綜合毛利潤率為37.9%,相比2018年的43.4%下降了5.5%。其中,2019年開發物業毛利潤率為36.5%,相比2018年的開發物業毛利率42.9%下降了6.4%。
在業績之外,媒體業績會上,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王祥明沒有出席,更能引來投資者的猜測。
幾周后,媒體曝出華潤、萬科、中海三家房企涉嫌圍標拿地,華潤置地副總裁兼華東大區總經理陳剛、華潤置地上海執行總經理宋悠優被要求配合調查。
4月14日,華潤置地披露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一個月未經審核營運數據。綜合此前1、2月的數據,一季度,華潤置地總簽約金額389.14億元,同比下降24%;總簽約面積215.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47%。
據此前業績會上披露的數據,華潤置地2020年銷售目標為2620億元,管理層預期上半年完成1000億元左右的簽約額。按此計算,公司第二季度壓力不小。
此外,2020年一季度華潤置地實現租金收入約人民幣20.58億元,同比下降25.9%。
越是面臨挑戰,越應當謹慎,華潤置地在管理旗下公司及對外渠道商時,應拿出更加審慎的態度,不讓投資者寒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