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已經沙啞到幾乎說不出話,卻依舊在不停地接聽著電話。在興業街道慶豐社區的核酸監測點,中國吉林網記者見到了慶豐街道的黨委書記張雪艷。
“這幾天只睡了幾個小時,每天不停地接電話,解決居民的各種問題,電話成了熱線了。早上都說不出話了,吃了藥已經好多了。”她忙得幾乎沒有時間跟記者做過多交談,“現在大家都是高強度工作。最大的心愿,就是各位居民都主動配合做好各項防疫工作,服從社區安排。”說完,她又開車去封控小區了。核酸檢測點、封控小區、社區,張雪艷馬不停蹄。
社區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關口,對于長春市興業街道慶豐社區來說,這道關口的分量尤其沉重。危急關頭,社區黨委書記張雪艷勇挑重擔,她幾乎“不眠不休”,為居民解決各種疑難,當好居民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筑牢社區抗疫的堅強防線。
慶豐社區有兩個封控小區,作為社區的黨委書記,張雪艷肩負全社區疫情防控的重任。在社區的核酸檢測點見到中國吉林網記者后,她幾乎沒和記者說上兩句話,就又要去馬路對面的社區管控小區證大光明城處理“相關工作”——向志愿者田平了解情況:物業咋樣,管控有啥需要改進的,志愿服務有啥困難?
田平說,書記你放心吧,都沒問題。田平是寬城區委下沉到社區幫助疫情防控的機關干部,也是志愿者。田平告訴中國吉林網記者,張書記每天都有很多事需要去協調,累得嗓子都啞了,說不出話了。證大光明城小區因為發現病例,從3月9日凌晨開始全封閉。張雪艷積極調度,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抓好落實。她協調地利生鮮超市平臺,對接居民生活需求,使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采購所有生活用品。包括田平在內的20多名志愿者組成了送貨小分隊,借了20多輛購物車,每天把購物袋送到居民家門口。小區有26棟樓,1234戶居民,2400多人,3棟高層有電梯,23棟多層,志愿者們需要爬樓梯給居民送生活物資,經常累得氣喘吁吁。呆在家里有吃有喝,老百姓心里穩了,也踏實了。
作為社區書記,張雪艷始終把更好地服務居民作為追求的目標。慶豐社區是寬城區“紅馬甲”志愿者隊伍發源地。時光回溯到2011年,為了幫助居民解決生活難題,慶豐社區建立了小木工、小電工、小瓦工、小水暖工“四小”服務隊,志愿者自帶工具為居民提供免費的維修維護服務,而這支隊伍就是“紅馬甲”的前身。2012年,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社區成立了“紅馬甲志愿服務隊”,開展微心愿、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網絡注冊志愿者人數已達到300人。“紅馬甲”影響力不斷擴大,這一做法在寬城區得到推廣,“有事就找紅馬甲”,也成了寬城區百姓的一句口頭禪。此次疫情防控,慶豐社區有100多名志愿者挺身而出,堅守在防控一線。
對于自己繁忙的工作,張雪艷樸實地說,“不僅僅是我,大家不都這樣在忙嗎?我只是希望所有人能夠多給我們一些理解,一定要聽從指揮,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戰勝疫情。”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于洋 文/攝影/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