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本屆長春農博會迎來了首個休息日。
秋高氣爽,清風徐徐的周六,農博會休息日的“首秀”熱度空前,參觀人群達到新的高峰。
長春農博園里有怎樣的盛況?隨著中國吉林網的鏡頭,讓我們來看一看。
(資料圖片)
上午10時,農博會入園口已排起了百米長隊,隨著游客的入園,各展區人氣漸旺。在裝備制造展區,來自國內外知名大型農業機械設施產銷企業及清潔能源設備、秸稈綜合利用設備等,紛紛秀起“肌肉”。
“媽媽,看這個像不像哪吒的風火輪?”
一個可愛的孩子指著一架機械農具問。這個孩子口中的風火輪,是現代農業常用的“摟草機”,橘黃色的車架,配上黃顏色的滾輪,還別說,孩子的想象力夠豐富!
拖拉機在鄉村是常見的農耕運輸車輛,本屆農博會上有一輛特大號的拖拉機。體型堪比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車輪便直徑超過2米。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輛拖拉機馬力十足,適用于各類場景,尤其是針對各類大型農用機械組合使用,方便除草、播種、收割、施肥等。
來自長春市奮進鄉農民張先生告訴中國吉林網:“我們村成立了合作社,這次來農博會主要是看看大型機械設備和新的育種方法,學些點經驗,開開眼界。”
從農博園10號門進入,是農博會的“動物明星”的區域,一旁珍禽園傳出嘰嘰喳喳的鳥鳴,門口處聚集了排隊進入的參觀人群,白色的孔雀,黑天鵝,秋沙鴨,紅頭鸚鵡等……叫不上名字的鳥類數不勝數。
在孔雀的圍欄中,中國吉林網發現,有的孔雀戴著一副紅色“眼鏡”,這是為什么呢?
“只有公孔雀戴,到了一個新環境,它們好勝心切,容易掐架,戴上眼鏡,就掐不起來了。”工作人員介紹,這就是防止公孔雀彼此對上眼。
珍禽園的涼亭內,很多游客在此投食、乘涼。
一位家長笑著告訴中國吉林網,給孩子買了一袋玉米粒,在這兒投食喂鴨子和雞。“現在孩子都在城市中長大,沒見過野生的雞鴨。孩子這次來逛農博會挺長知識,剛才了解了金剛鸚鵡可以活到80歲。”
出了珍禽園,便是大型畜牧展示區,更有寵物交易區,兔子、寵物狗、貓咪,小雞仔都在這,大部分都是帶孩子的市民在此參觀,聽商家介紹價格,尋味飼養方法等。
此外,鱘鰉魚、水母、海豹表演等水中“明星”紛紛獻上絕活,記得帶娃來看!
“吉字號”農產品線上、線下均有銷售
在主展館1號展廳,吉林大米、吉林玉米、吉林雜糧雜豆、長白山人參等“吉字號”農產品集中亮相,現場加工、試吃品嘗吸引著游客的駐足,熱度非常。“我們的冷面味道特別好,大熱天來上一碗,別提多過癮了。”參展商熱情地介紹。
在4號展廳,“吉字號”農產品“云端”熱銷,直播間氣氛在主播的帶動下迅速飆升,好評和點贊持續刷屏。“吉字號”農產品線上線下齊亮相,購銷兩旺。“咱們這個長白山木耳,是用山泉水灌溉出的,它的朵兒比較大,容易泡發……”在長春農博園4號展廳,主播張曉宇熱情地向網友們講解著。
吉林大米、吉林雜糧雜豆、長白山人參、長白山食用菌……直播間里,擺滿了吉林特色農產品。張曉宇一邊介紹一邊與網友互動,線上氣氛很快就被帶動起來,好評和點贊持續刷屏。兩個小時里,二十幾種“吉字號”農產品成功上鏡。
這么熱鬧的農博會,誰能不喜愛,很多市民在農博園中逛了一天都意猶未盡。
“沒逛夠啊,期待明年長春農博會更精彩,我們一定準時赴約。”市民劉先生這樣說。
擇日不如撞日,明天依然是休息日。借此周末閑暇,大家都到農博會上逛一逛吧!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曹逸群 吳美慧 視頻 劉賾瑞 于佳 攝影 羅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國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