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運管局以不斷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改造客運班線公交化線路100條”確定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點任務,并納入到運輸服務提質工程目標任務之中。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公交化改造126條,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道路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運輸服務保障。
聚焦重點任務,多舉措推進公交化改造發展。
(相關資料圖)
省運管局緊緊圍繞公交化改造重點目標任務,加大對各地的指導和推動力度,先后組織召開5次全省工作視頻會議,印發5份相關配套政策文件,總結推廣2021年全省公交化改造先進經驗和做法,并定期調度進展情況,精準指導和幫助各地因地制宜實施公交化改造,有力推動了年度目標任務完成。
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共性問題發文明確,個性問題單獨指導”的辦法,歷時2個月,累計派出100余人次赴全省各地調研指導,組織交通運輸部門及轄區客運企業召開座談會,深入分析各地公交化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實地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強化政策支持,聯合省財政廳印發了《客貨一體化轉型升級改造2021-2022年度專項補助資金實施方案》,籌集財政資金用于引導開展公交化改造和農村物流發展,對實施公交化改造的企業給予補助,進一步幫助經營者解決資金難的問題。同時,組織一汽集團與客運企業召開交流會、推介會,引導轉型研發符合吉林省市場的車型,助力吉林省汽車產業發展。
推動先行先試,開展客貨一體化專項補助資金獎補,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讓積極性高、條件成熟的經營者率先享受到公交化改造帶來的利好。遼源至長春、德惠至長春線路在實施改造過程中,省運管局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和客運企業打破原有利益框架,由遼源市、德惠市客運企業先行單方向組織車輛運營,效果顯著。目前,遼源至長春T521單方面客流由改造前的日均550人次上升到日均1400人次;德惠至長春T369由日均350人次上升到1000人次;長春至伊通線路也正在積極研究推進先行先試。
堅持穩妥推進,公交化改造任務“開花結果”。
票價低、車隔短、車況好、服務優——公交化改造后,票價平均降低20.8%,客流量平均增加32.2%,全省客運企業凈利潤增加近6000萬元,旅客出行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乘客、企業“雙滿意”。
圍繞長春1小時經濟圈建設,繼2021年開通長春至榆樹、雙陽、九臺等公交線路后,相繼開通了長春至吉林、遼源、公主嶺、德惠、農安城際公交,基本形成了以長春市為中心的城際公交網絡。目前,長春市至所轄外縣(市、區)均開通了城際公交服務,實現了群眾方便實惠、企業效益提升、環境節能減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多維效果。
同時,積極推廣雙陽區全域公交化改造試點經驗,在推動道路客運高質量發展方面進行了探索,實現區域內公共交通全覆蓋,城鄉客運均等化出行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在交通出行領域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截至目前,雙陽區、延吉市、渾江區已實現全域公交,29個縣(市、區)已啟動“全域公交”建設。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圖片由省運管局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