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022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進入第三天。
現場,除了酷炫的特技飛行表演,引得人們驚呼、贊嘆外,各主題展館中,成規模、成體系、系統性的無人機相關產品集中亮相,也成為本屆航空展又一大亮點。
【資料圖】
作為本屆航空展“東道主”城市,參展的“吉林智造”無人機產品備受關注。
那么問題來了,“吉林智造”無人機相關產品為何能引發眾多觀眾和媒體圍觀?
高端前沿與身懷絕技,或是背后的答案。
行走在吉林主題館,約5000平方米的展館面積、40余家參展企業(單位),主要展示我省航空航天及其配套產業、科研院所發展成果與優勢潛力。
其中,科技含量高、智能化應用強的無人機及相關配套產品隨處可見。
例如,在長春通視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展品區,該公司展出的明星產品M0ES-470察打一體型飛行器兩軸四框架伺服穩定吊艙格外吸睛。
中國吉林網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飛行器是專門為大中型無人機、有人機及飛艇等航空器載體研制的,產品可實現多種跟蹤模式,可對目標進行手動跟蹤、地理跟蹤、自動跟蹤和搜索跟蹤,相當于是一個瞄準器。
無獨有偶,吉林省翼啟飛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參展,不僅帶來了多款無人機,還帶來了翼指揮系統。該系統可針對城市違建,樓頂違建,市容市貌管理的實際需要,利用無人機高空視角、地面拍攝的視頻,為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而在吉林省羽麥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電動六旋翼無人機1550和油動復合翼無人機ZT—39V驚艷“現身”。
從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得知,這兩款無人機“含金量”極高。
前者擁有插拔式機臂、快拆式槳葉;整體碳纖維材質,多傳感器設計,飛行安全性高;最大載重10KG,續航時間60min;高性能電池,擁有三級低電量報警功能,低電量可自動返航,能夠滿足大部分應用場景。
后者屬于專為大面積任務范圍設計的油動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配備電噴發動機系統,具有航時長、結構穩定、可靠性等特點,滿足高海拔地區持續飛行要求。 ……
無人機產業既是航空產業最具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領域,也是傳統工業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與裝備制造、信息技術與航空產業深度融合的結晶。
通過參展的“吉林制造”無人機產品可以發現,在本屆航空展吉林無人機企業秀出了新技術和新產品,正是持續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的生動實踐。
拉長長板,聚力發展。
吉林無人機產業突破口在哪兒?下一個發力點是什么?
“和上屆長春航空展相比,吉林無人機產業進步有目共睹,無論是產品規模和還是科技多元化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就拿固定翼無人機兩大發展痛點來說,續航和載重焦慮,包括我們在內不少吉林企業都突破了技術瓶頸,這離不開持續創新研發高質量推進。”吉林省羽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亮告訴中國吉林網,在智能化、長航時、大載重、低成本、可靠性強現狀下,吉林無人機產業開始進軍“無人機+”時代。通俗點講,無人機產品過硬了,為了滿足各類應用場景需求而提出搭載對應設備也較以前容易了起來。應用場景細分化也將是民用無人機市場未來一個主攻方向。
在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下,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和持續加碼的政策,讓全省無人機產業漸漸成了“氣候”。
中國吉林網記者注意到,吉林省、長春市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發展無人駕駛航空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長春光機所在無人機整機研發、應用光學、航空成像與測量技術、圖像處理、精密儀器等領域處于全國領先。空軍航空大學是空天飛行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先進的無人機實驗室。長春是國家首批低空空域開放試點城市,無人機在農林植保、工業生產、邊防監控、快遞物流等領域具有規模化應用空間。
此外,近年來長春市高度重視、強力推動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先后建設了空天科技博覽園、無人機產業園和一批標準廠房、雙創樓宇等重大產業平臺,吸引了一批航空航天領域的高科技企業落位長春,并從中培育了東北唯一一家“獨角獸”企業。
目前,長春市的無人機企業數量已在東北領先。
稍早前,以“創新實踐引領無人駕駛航空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國際論壇在長春開幕。
在論壇開幕式上,與會領導與嘉賓向無人駕駛航空第二批試驗區授牌,為吉林省無人機產業協會揭牌,并共同證簽了長春市航空產業園項目。
一個地域產業如若有特色,往往就會成為產業新標簽。
眼下,吉林“無人機+”產業蓬勃發展,助力吉林振興飛出新高度!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文/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國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