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吉林網近日從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啟動后,全省法院按照統一部署迅速行動,堅持依法打擊、整治規范、宣傳教育“三箭齊發”。截至8月26日,全省法院共受理養老詐騙案件174件,審結101件,追贓挽損2.82億元。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法院建立了案件快立快審綠色通道,倒排工期,全力推進案件辦理。全省先后共組織集中宣判了21起養老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達20.61億元,涉及被害人13225名,57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六個月不等的刑罰。在審判過程中,全省法院認真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犯罪行為惡劣、造成老年人經濟損失巨大的依法予以重判,其中6名被告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共同犯罪中作用小、認罪悔罪,積極退贓、退賠的24名被告人,依法從寬判處緩刑。
中國吉林網了解到,全省法院堅持案件審理與追贓挽損同步推進,全力加大追贓挽損力度,最大限度減少受害群眾經濟損失,最大限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為加強整治規范,助推化解風險,全省法院設立了專門線索舉報電話、舉報信箱,面向社會群眾廣泛征集舉報線索,對收到的線索分門別類,建立臺賬,進行研判,在規定的時限內核實、辦理、反饋,有效回應群眾訴求。同時,將依法辦案與綜合治理和訴源治理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參與行業整治,目前,全省法院共發出司法建議49條,涉及金融市場監管整治、養老服務監管及養老服務機構管理等領域,其中11條司法建議得到了有效整改回應。
此外,全省法院充分借助多種媒體平臺傳播優勢,創新宣傳方式,集中發布典型案例、宣傳法律知識,并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工作,組織干警深入老年人較多的社區、鄉村、家庭,用聽得懂、能理解的語言講好反詐知識,揭露養老詐騙犯罪分子慣用手段,幫助老年人提高識騙防騙意識和能力。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通訊員 王潔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