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有重要意義!吉林農安出土百余件文物-全球熱訊

            吉林農安圍子里遺址是西流松花江流域青銅時代的考古工作的重要場所,中國吉林網記者采訪圍子里遺址考古發掘領隊王義學獲悉,該遺址2022年發掘面積547.5平方米,目前出土文物是百余件,對完善這一地區的青銅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資料圖)

            圍子里遺址地處西流松花江南岸,長春地區北部,處于嫩江流域的漢書遺址和吉長地區的西團山遺址中間。自2019年以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長春博物館對該區域進行了系統的考古勘探、發掘,2019—2020年度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材料,尤其是青銅時代的考古材料,為西流松花江流域首次發現,可以填補這一區域青銅時代考古學研究的空白。

            王學義說:“在2021年度,我們決定先對前兩年度發掘的材料進行系統的整理,在梳理學術認識的同時去尋找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再進行考古發掘,這樣可以回過頭來有目的性地解決學術問題。”

            陶鬲

            2022年,考古隊再次對圍子里遺址進行挖掘,挖掘面積547.5平方米,目前出土文物是百余件,現在陶器修復工作正在進行,待修復工作完成后,文物數量還會增加。王學義介紹說,此次挖掘中,一組以筒腹鬲為代表的器物組合有較高的考古學價值,可填補西流松花江流域和嫩江流域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的一個缺環。

            卜骨

            此外,該遺址于2020年出土的數件由魚鰓骨制成的卜骨在東北地區屬首次發現。

            根據已有的發現表明,圍子里遺址區域的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常兼有西團山文化和漢書文化的特征,應為兩大文化系統交匯影響的區域,同時還帶有一些上述二者所不具備的本地土著文化特征。

            下一步,考古隊將通過遺址外圍特別是相鄰臺地進一步勘探,摸清遺址的外延范圍及堆積情況,并在遺址中心區域進行大范圍考古發掘揭露,力求盡可能豐富地了解到聚落布局信息及地層堆積情況。

            王學義說:“圍子里遺址的挖掘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對長春地區北部的考古研究,探索與周鄰考古學文化的關系,尤其是其與周邊諸考古學文化的交流、互動與融合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更多帶有地層信息的遺物進行分類研究,嘗試建立這一地區的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圖片由被采訪人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考古學文化 松花江流域 出土文物 中國吉林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