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央媒看吉林丨白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在徐徐鋪展-全球快播

            沈白高鐵、白臨高速、松長高速、沿邊開放大通道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深商控股現代農牧400億元、人參產業100億元兩支基金設立,400多名鄉村振興專員遍布鄉村……

            近年來,白山市穩步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交通、資金、人才三大瓶頸得到有效破解,后發優勢正在凸顯……


            (資料圖)

            12月18日,新華網將視角聚焦吉林白山,一個地處長白山腹地,物產豐富的美麗城市。

            近年來,白山市參、蛙、菌、藥、菜、牧、果、蜂、漁、水十大產業集群特色鮮明、鏈條完整,深商集團、光明集團等一批戰略投資者紛至沓來、投資興業,鄉村旅游熱點涌現、亮點紛呈,特色產業產值近200億元,長白山特色產業進入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白山市探索新路子,培養一批“特長生”,形成了以人參為主體、特色種植養殖業規模化發展的“一主多元”農業布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先后培育“撫松人參、白山黑木耳、白山椴樹蜜、白山藍莓”四大區域品牌,進一步增強全市優勢特色產業品牌影響力,為農業現代化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開啟新模式,加速現代化。在“產學研協同+科技創新賦能”的撫松人參模式中,撫松縣與吉林大學共建撫松長白山資源與健康研究院,與中國農科院、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長春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院校開展科研合作。

            休閑有玩頭,發展有奔頭。以旅游業“接二連三”,使農業成為“有文化說頭、有休閑玩頭、有再來念頭、有發展奔頭”的產業……

            綠水,青山,宜居,宜業。眼下正在發揮后發優勢的白山是吉林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新華網在報道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省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年均增速11.5%。2021年,吉林省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達12079元,同比增長20.2%,增速排在全國前列,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2022年,全省新上產業幫扶項目561個,帶動脫貧群眾及監測對象18.3萬戶33.35萬人,其中實施肉牛養殖和鄉村旅游項目127個,帶動脫貧群眾及監測對象10.2萬戶17.7萬人,為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加收入注入新的源頭活水……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吉林省邁出了有力的步伐。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部分圖片為網絡截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監測對象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