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發源地,汽車是長春第一支柱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70%以上。1月5日,《經濟日報》刊發文章《吉林長春全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汽車“搖籃”展現蓬勃生機》,關注汽車產業在長春越發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
文中提到:
(資料圖片)
日前,工信部公示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長春市汽車集群成功入圍,成為東北地區入選的兩個集群之一。
長春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發源地,汽車是長春第一支柱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70%以上。可以說,長春這座城市與汽車集群發展血肉相連、命運與共。如今,汽車產業在長春越發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
……
60多年前,新中國第一輛卡車“解放”、第一輛小轎車“東風”、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在長春下線,點燃了民族汽車工業的光榮與夢想。而今,這里已擁有紅旗、解放、奔騰、大眾、豐田五大整車企業,以及在建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整車工廠。2021年全市汽車產業集群產銷整車分別為242.1萬輛和240.2萬輛,完成產值6142.8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自主品牌汽車近年來快速發展。其中,紅旗銷量4年增長63倍,解放中重卡實現全球“五連冠”、重卡實現全球“六連冠”。
在中國一汽集團研發總院的自主品牌產品展示區,紅旗E-QM5、H5、HS5、HS7、H9、E-HS9、H9+等車型品類豐富,高端變速器、大功率發動機、氫燃料電池等產品性能不斷提升,讓人嘖嘖稱嘆。
為了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強做大自主品牌汽車,吉林省舉全省之力支持中國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長春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努力培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現代汽車產業生態。中國一汽扎實推進技術攻關,2021年研發總投入同比增長3.9%,占營收比重達3%。
長春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與中國一汽的戰略合作關系,出臺強有力政策措施,與中國一汽聯手推動配套、創新、人才等“六個回歸”,全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汽車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服務一汽為使命,把招商局改為主要對接一汽的服務局,全力做好服務保障,與中國一汽攜手加快建設長春國際汽車城。
2022年2月,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項目在長春正式開工。這家公司由中國一汽集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冊成立,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滿足60萬輛電動汽車配置需求。據悉,該項目是繼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之后落地長春國際汽車城的又一重大項目,將有力推動長春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在中國一汽五大整車企業的帶動下,大陸、博世、電裝等國際領軍企業齊聚長春,富奧、富維、富晟等本地零部件企業快速成長。
數據顯示,目前長春市汽車集群零部件產業規模近1600億元,擁有50億元級企業6家、10億元級企業36家。吉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全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70%,汽車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級,前景令人期待。
為促進汽車集群發展壯大,長春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投入23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集群發展,打造“一核雙翼八線多園”格局,并組建600億元紅旗產業基金和50億元長興基金汽車產業子基金,新建“長春青年人才城”2萬套房屋,每年擠出2000名事業編制名額為集群引進、留住高層次緊缺人才。同時,長春市還積極發揮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商會促進作用,每年推動200戶以上集群內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改造。
長春汽車集群發展同樣離不開當地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支撐。長春市擁有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汽車仿真與控制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工業等6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國家隊”。吉林大學等21所駐長高校開設汽車專業。2020年以來,長春汽車集群獲得發明專利6099件,一汽解放、長春博超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據悉,長春市下一步將大力實施科技創新行動,力爭未來3年內汽車集群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0家。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王昕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