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刊發《吉林: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蓄力》,報道我省抓優勢、搶進度,抓服務為項目建設加速,有力拉動經濟發展;新華社“數說吉林”欄目推出新媒體海報《長白山主景區:一季度接待游客同比增長超400%》。
人民日報刊發《吉林出臺為老年人辦實事清單》,報道吉林省提出了23項為老年人服務的舉措;人民網“有回音”專欄刊發《醫院附近停車難?吉林長春:將增加200余處院內停車位》,報道長春市政府積極回應網友提出的建議,并第一時間提出解決方案。
CCTV-2財經頻道播報《吉林:一季度長白山主景區接待游客超19萬人次》,報道今年一季度長白山主景區旅游經濟指數穩步攀升; CCTV-13新聞頻道推出《新學期的“禮物” 排演心理劇 筑起“心靈港灣”》,以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創作校園心理劇為例,報道長春市“青少年心靈港灣”服務平臺專注于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資料圖】
光明日報刊發綜合評論文章《統籌考量內生變量要素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其中以教育部首批認定的“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試驗區”——吉林省輝南縣為成功案例,介紹輝南縣推進勞動教育的經驗。
經濟日報客戶端刊發《吉林省:鐵海聯運“一單制”外貿班列開行》,報道該班列的開行拓寬了吉林省對外開放通道,對助力吉林外貿企業實現新的增長具有積極作用。
中國日報刊發英文報道《歷史的薈萃(A HISTORICAL GATHERING)》,報道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項目入選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國青年報刊發《吉林大學水稻育種團隊:育一粒好種 產中國好糧》。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刊發《吉林出臺為老年人辦實事清單》,報道吉林從養老、就醫、助餐、出行、文娛、健身、權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3項為老年人服務舉措。人民日報客戶端同題刊發。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人民網“有回音”專欄刊發《醫院附近停車難?吉林長春:將增加200余處院內停車位》。報道吉林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提出在醫院附近新建停車場的建議。長春市政府第一時間予以回復解決,并表示將持續關注相關情況,切實解決相關問題。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新華社
新華每日電訊“強信心·開新局”專欄刊發《吉林: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蓄力》,報道2023年以來,吉林省抓優勢、搶進度,抓服務為項目建設加速,有力拉動經濟發展,一批重大項目在吉林拔地而起。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新華社刊發《膽小怕人的“國寶”罕見“做客”小城中》,報道只能在清澈無污染水域棲息覓食的“國寶”中華秋沙鴨,近日現身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美人松湖。生性膽小怕人,卻在湖中悠游自在,毫不介意游人駐足觀看。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CCTV-2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播報《吉林:一季度長白山主景區接待游客超19萬人次》,報道長白山天池游客持續增多,今年一季度長白山主景區共接待游客19.37萬人次,同比增長415.77%。比2019年同期增長14.41%。新華社推出相關新媒體海報。
CCTV-13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推出《新學期的“禮物” 排演心理劇 筑起“心靈港灣”》,播報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心理教師李艷瑩把經受抑郁困擾的故事編成校園心理劇,并牽頭拍攝,幫助同學們走出困惑。報道介紹,長春市教育局2021年設立“青少年心靈港灣”心理服務平臺,專注于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央視網刊發同內容報道。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刊發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張源源的評論文章《積極應對學齡人口變動》。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光明日報刊發綜合報道《統籌考量內生變量要素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其中以教育部首批認定的“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試驗區”——吉林省輝南縣為成功案例,介紹輝南縣域統籌“一盤棋”、協同育人“一條線”、管理評價“一把尺”、基地建設“一張網”,至今基本形成了覆蓋全縣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網絡圖,形成了全面構建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客戶端刊發《吉林省:鐵海聯運“一單制”外貿班列開行》,報道吉林省首次運用“一單制”鐵海聯運物流新模式開行外貿班列。報道介紹,鐵海聯運“一單制”是可實現貨物以“鐵路+海運”聯運至目的地并最終到站交付給收貨人的運輸模式。外貿班列的開行拓寬了吉林省對外開放通道,對助力吉林外貿企業實現新的增長具有積極作用。中國經濟網、人民網刊發同內容報道。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刊發英文報道《歷史的薈萃(A HISTORICAL GATHERING)》,報道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項目入選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為發覆歷史、解釋佛教在中國東北的傳播情況提供了可靠實物證明。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日報刊發英文報道《新一代體育明星快速進入聚光燈下(Next-gen stars speed into spotlight)》,報道在雙金得主、吉林長春運動員孫龍和女子500米冠軍王曄的帶領下,新一代短道速滑選手在全國錦標賽上斬獲驕人的成績。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頭題刊發《吉林大學水稻育種團隊:育一粒好種 產中國好糧》,報道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院長、教授都興林帶領吉林大學水稻育種團隊先后培育出7個國家級水稻品種,19個省級水稻品種,選育的水稻品種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稻區大面積推廣,產生經濟效益超204億元,讓農民過上好日子。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6版“企事錄”欄目刊發《高溫超導電動懸浮運行試驗首次完成》,報道長客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套高溫超導電動懸浮全要素試驗系統完成首次懸浮運行。中國新聞網刊發同內容報道。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曉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