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一刻鐘 “圈”出美好生活 打通城市微循環-天天精選

            央視網消息:走出家門,在步行15分鐘的半徑內,都可以做些什么?近日,商務部表示,將結合試點經驗,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單”,轉化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滿意清單”。讓城市生活更便利宜居,多地已經在進行積極實踐。


            (相關資料圖)

            小修小補 讓城市更便利更宜居

            上午9時,上海長寧區一家菜場的角落里,傳出陣陣縫紉機齒輪聲和小錘的敲擊聲,整齊陳列的旗袍在菜市場中雖顯得有些不同,但小店的生意還不錯。

            這家菜市場翻修改造后,特別開設了幾個提供改衣、開鎖、百貨等服務的檔口。這也讓過去弄堂口走街串巷的修理匠、流動攤販納入規范化管理。

            在愚園路公共市集里,鞋匠鋪、裁縫鋪、修鎖鋪一字排開。為了減輕經營壓力,公共市集運營方對幾家生活店鋪免了租金,每月只需支付680元的管理費。

            近年來,上海持續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要求將其分為“社區級商業中心”和“鄰里商業設施”兩個層級,以滿足和便利城鎮居民多元消費需求。

            公交便民菜站 方便居民和上班族

            而在北京街頭,最近出現了“公交便民驛棧”,開門營業后吸引了社會關注。

            這個公交便民驛棧每天提供40多種水果、70多種蔬菜,物美價廉、交通便利,距離最近一個公交車站臺50米,距離地鐵站不過200米,運營時間從早7時到晚10時。

            社區食堂 打通城市微循環

            河北石家莊市今年則要重點建設81個便民生活圈,實現主城區內全覆蓋。臨近中午,建明社區的幸福大食堂內排起了長隊。這家食堂菜品豐富、價格親民,不少社區居民和上班族成為常客。

            加快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便民生活圈成為城市的“毛細血管”。早在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就聯合印發意見,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目前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商務部近日表示,力爭到2025年,讓有條件的城市都行動起來,真正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成社區居民的“幸福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