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互聯網 > 正文

            網約車司機被暫扣駕駛證卻仍被繼續派單 網約車平臺缺乏日常監管

            近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三年。此前,網約車司機張某因交通違法累計被扣12分而被暫扣駕駛證,然而他并沒因此暫停網約車運營,平臺也持續向他派送訂單,最終釀成事故。

            據查,2019年11月初,張某在某網絡租車平臺租下一輛轎車,并在某網約車平臺注冊信息載客運營。沒多久,張某因交通違法被累計扣除12分而被暫扣機動車駕駛證。此后,他在載客路上發生車輛追尾事故,民警到達現場后,張某因害怕無證駕駛被行政處罰,便以逆向行駛、闖紅燈的方式逃離現場。然而在逃逸過程中,他又與其他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造成雙方車輛損傷,最后,張某棄車逃逸被警方抓獲。

            那么問題來了,網約車司機被暫扣駕駛證失去營運資質的情況下,網約車平臺為何依然持續派單,運營車輛和駕駛員的違法信息和網約車平臺數據又是否能及時共享呢?

            記者電話聯系了“滴滴”“美團”“神州”等幾大網約車平臺,詢問“平臺對司機執業情況是否及時掌握”“平臺是否與交警部門采集的違法信息取得共享”“在運營車輛和駕駛員因違法而失去運營資格的情況下平臺是否依然派單”等問題,幾個平臺均含糊其詞,無法給出明確答復。

            而記者從其他有關部門獲悉,目前網約車平臺的運營與管理在這方面確實存在真空,網約車平臺一般只有在司機首次注冊時對其進行審核,缺乏日常監管,更無法在第一時間從有關部門獲悉相關違法信息和數據,所以即使駕駛員與車輛在運營過程中出現違法情況,平臺依然會持續派單。

            近年來,網約車業務是在不斷接受監管的過程中逐漸得到規范和發展,諸多管理漏洞也逐步被完善,早在2016年,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的規定,其中對從事網約車活動的駕駛員與車輛都有明確要求,然而暴露出來的問題依舊屢禁不止。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7月上海市交通檢查組調查發現,“滴滴出行”“美團打車”“首約汽車”等網約車平臺存在違規向無資質運營車輛派單的情況;

            今年4月,上海市奉賢區交通部門查處非法運營網約車案件61宗,其中“滴滴出行”等網約車平臺仍存在向無證車輛和司機提供派單服務的情況。

            有專家認為,網約車平臺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絕不能向不符合資質的駕駛員和車輛派單,在車輛運營的過程中,要加強日常監管,特別要與交警部門建立運營車輛和駕駛員違法信息的共享機制,要與相關職能部門共同推進車輛運營征信系統建設,一旦發現駕駛人或運營車輛不再具備運營資格的,應立即予以清號,絕不能繼續派單,以確保乘客和其他出行者的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訊 記者余東明 實習生王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網約車平臺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