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互聯網 > 正文

            “微信寄快遞”靶向菜鳥裹裹?國內快遞市場被各家爭搶

            據多家媒體報道,本月1日微信正式上線了 “微信寄快遞”小程序,這一小程序可以看作是微信自己的快遞寄件服務平臺。顯然,微信是希望這個快遞寄件服務平臺可以對標菜鳥包裹。

            “微信寄快遞”小程序可以把快遞業務攬入微信的服務體系中。此前,用戶僅能在微信上接收到物流信息,此次可以直接寄快遞,對于微信的功能填充上無疑是一大進步。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前10個月,我國快遞業務單量達到了498億件,要知道這樣的數據還不包括雙11,由此可見我國對快遞的需求量如此龐大。

            然而國內快遞市場被各家爭搶,順豐作為龍頭老大卻不以為然。

            提升微信用戶體驗

            日前,“微信寄快遞”小程序支持韻達、中通、百世、京東四家快遞公司。

            點擊寄快遞之后,需要填寫寄件、收件地址、物品類型、物品重量、支付方式(寄付或者到付),還可選擇保價不保價、備注等,還能選擇快遞公司,最后會顯示預估總價。

            事實上,去年3月微信就已經開放了物流助手接口功能。“微信寄快遞”小程序是一個快遞寄件服務平臺,目前支持韻達、中通、百世和京東,今后是否能夠增加更多支持,還需進一步觀察。

            小程序開發者無需對接不同快遞公司的接口,只需調通微信物流接口,即可連接多家快遞公司進行發貨。

            同時,小程序開發者和用戶都可以通過微信物流助手接口獲取訂單的實時物流狀態,便于用戶查看和開發者跟蹤顧客服務,用戶點擊物流信息后可回訪小程序查看該訂單。

            但此前是讓顧客能通過微信收到物流信息,實質上仍然是由多家快遞物流公司自行解決收寄快遞的業務。

            此次“微信寄快遞”小程序上線之后,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收寄體驗。

            由于這是基于微信生態內的小程序產品,所以可以直接調用微信通訊錄中的位置信息,在填寫寄件人的時候還算方便。大體來說微信快遞服務小程序和微信原有的生態體系結合得還算不錯,體驗下來也沒什么割裂感。

            對標菜鳥裹裹

            顯然,“微信寄快遞”小程序對標的是阿里系的菜鳥裹裹,希望將快遞業務納入微信服務體系,這對微商等微信系的電商來說,會是一個幫助。

            自邁入2020年以來,微信更新功能的步伐不斷加快,頻率也越來越高。幾年前我們可能一年半載都等不來功能更新,但現在隔三差五就能聽到微信更新功能的消息。

            不久前,微信正式上線支付分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但大家都能看出,支付分這個功能和支付寶的“芝麻分”高度相似,而應用場景也差不多。簡單來說,支付分的高低決定了該微信賬戶的信用等級,更高的支付分意味著更多的權益,例如免押租賃、先體驗后付費、住宿免押金等等。

            快遞業務多家發力

            搶占快遞服務平臺小程序高地的不止微信一家。

            阿里在入股通達系快遞公司的過程中,便于支付寶中逐漸將快遞服務滲透到用戶的日常使用中,不論是“菜鳥裹裹”寄件小程序還是便民生活中的“我的快遞”,支付寶都結合了足夠多的標品與非標品快遞服務,同城直送、國際查件等都是基礎功能完善后衍生出的新需求。其中涉及到的快遞公司的種類和數量也很豐富。

            百度近期也在App端上線了“服務中心”小程序,其中在主頁15個一級入口中,“快遞服務”的小程序就格外顯眼,進入后共設快遞單號查詢、上門取件、同城直送、運費查詢四個功能性模塊。寄件服務支持的快遞公司包含京東、順豐、德邦、中通等7家,選擇后便可進入快遞公司對應的小程序。

            快遞包裹量在疫情期間的低谷后,進入強勢反彈期,4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65億件,同比增長32.1%。5月份預計將同比增長近40%達到70億件。將快遞信息及從屬業務攬入小程序所在的服務平臺體系中,或許是巨頭們爭相引流的主要目的。

            順豐作何感想?

            面對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順豐像一只穩如泰山的藏獒,穩步布局。

            據報道,4月7日,深圳豐網速運有限公司成立,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占股80%,為最大股東。這一舉動引起業內的不斷猜測。是學京東旗下的眾郵嗎?轉型專注于小件快遞和下沉市場?報價顯示,金華地區順豐的報價幾乎已經降到5塊錢發全國,當然還有降價的余地,這種降維打擊對通達系的波及可想而知。

            同時另一方面,順豐又不同于“通達系”,它的野心是參照國外三大巨頭(DHL、UPS和FedEx)的發展路徑,將這些年積累的To C端的能力和資源逐漸嫁接到To B業務上,從快遞市場切入上游供應鏈。

            作為行業老大哥的順豐其實在布局快遞市場上,已不滿足6000億的2C快遞蛋糕,早兩年就通過并購DHL中國供應鏈業務,正在切入5萬億的2B市場,志在成為“中國的UPS”。

            根據順豐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順豐已超越日本雅瑪多,悄然殺入全球快遞四強。

            順豐近年來發展迅速,2019年度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達到了1121.93億人民幣,因此也超越了日本快遞巨頭YAMATO(雅瑪多)的1068.29億人民幣,成為全球專業快遞企業四強。

            國內市場順豐已經做到了有口皆碑,在各家爭相搶食的狀態下,順豐早已悄悄布局國際市場。

            不過,中國快遞企業的短板也十分明顯,存在著國際業務份額占比低、國際網絡不健全、服務能力不適應、產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為加快建立面向全球的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國家郵政局在2020年實施“快遞出海”工程,推動制定促進國際寄遞物流發展政策文件,拓展國際服務網絡,加強國際快遞航空網絡能力建設。

            不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這兩大“流量之源”都已先后將手伸向物流行業,都想憑借自身優勢,做行業中樞,這對于行業中體量稍小參與者來說應該是一件各取所需的好事,但對于順豐來說,就像是心窩子上被插了一把刀,如果任由形勢發展下去,那么其地位似乎也很難再坐穩,留給順豐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菜鳥裹裹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