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大熱之下,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浙江,準備制定關于直播帶貨行業的首個地方標準。
6月17日,由浙江省網商協會主辦的“直播電商行業治理論壇”在杭州舉行。阿里巴巴、抖音、快手、云集、貝貝等電商及直播平臺代表,以及薇婭所在的謙尋,雪莉所在的宸帆以及如涵等20余家頭部MCN機構代表共聚一堂共商行業治理。研討會上發布了《直播電子商務服務規范》(下稱“《規范》”)的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將于7月份正式發布標準。
浙江省網商協會是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下屬組織,該《規范》也是目前浙江公布的全國首個即將出臺的地方標準。
浙江省網商協會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將向平臺、MCN、律師、學者專家征求意見,尤其將邀請阿里、快手、拼多多等參與意見征集乃至參與制定。
商品出問題平臺要兜底
根據《直播電子商務服務規范》的標準征求意見稿,從直播電商生態圈和產業鏈的視野出發,依據直播電商的不同參與角色,分別確立了從主體資格、亮證亮照、商家和主播入駐審核、規則建立、直播監控、違規處置以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全流程的規范體系。
具體包括:第一,對于直播平臺,建議應當建立健全與電子商務業務發展相匹配的資質規范、商品或者服務推廣內容規范與審查監控,加強對入駐直播的身份審核,完善消費保障與規范等制度,加強推廣內容生態治理。
第二,對于入駐平臺的商家,建議當依法履行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義務與責任,亮證亮標經營,遵守法律規范和平臺入駐規則、保障直播商品質量、規范宣傳行為,依法履行消費者保障義務。
第三,對于主播,建議應當遵守法律規范以及平臺規則要求的入駐規則,合理設置直播場景,依法規范自身的直播行為。
第四,對于MCN機構,建議應當與平臺積極合作,按照合作協議與平臺規則,對簽約主播的內容發布情況進行規范建設、內容審核以及違規行為處置。
第五,對于行業,倡議行業各經營主體加強協同協作,不斷提升基礎能力建設、對標治理水平、聯合懲治嚴重違法違規商家和主播,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謙尋控股CEO黃韜向記者表示,《規范》可以做到非常好的監督和管理,有了這個門檻之后,大家因為有這些規定,嚴于律己,能讓這個行業更好更健康地發展。
“標準出臺后,會把責權分得更清楚一點,我們在定責的時候,在處理中就可以聚焦,比如這個問題是商品問題,我們可以找商家,這個是宣傳問題,可能會找主播。如果解決不了,平臺要兜底。”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局長何賽飛表示。
阿里巴巴全球總部位于杭州余杭區,阿里巴巴云計算數據中心、菜鳥等總部均位于杭州余杭區。
多部門爭搶出臺直播帶貨標準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直播電商帶來了爆發增長的機會,成為新常態下網絡經濟發展的新風向。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年預計將到達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浙江省網商協會人士表示,浙江作為互聯網經濟的發祥地,也是一片孕育創新創業的熱土,已經成為直播電商的主要集聚地。直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其長遠發展離不開公平規范的市場環境,離不開直播行業參與各方的誠信經營,也離不開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推動行業治理和合規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在直播帶貨方興未艾之際,董明珠、羅永浩等知名人士也加入到直播大軍中來后,出臺直播帶貨行業的規范標準成為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協會爭搶的熱門。
除去6月17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下屬浙江省網商協會出臺的描述為“全國首個直播電商行業規范標準”外,國資委主管的中國商業聯合會于6月初發布了《中國商業聯合會關于下達2020年第二批團體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中商聯標〔2020〕2號),文件要求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行業內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準,這被解讀為“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將出臺”。
6月15日,浙江省商務廳下屬的浙江省電子商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出《關于<直播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和評價規范>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的函》,這是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會在浙江省電子商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項的六個直播電商團體標準之一。會同淘寶直播、抖音 快手,蘑菇街等平臺共同發起直播電商聯盟,系統性地推出直播電商標準化體系建設。
有電商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在制定或出臺的標準,都是行業性的自律規則,規則制定方都是官方組織,但標準本身不具有強制性,除非變成監管部門制定的法規。
浙江省網商協會人士表示,待《規范》標準發布后,接下來還計劃提報到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成為政府發文的電商直播標準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