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不過并不是只有年齡小于14周歲的人才能過兒童節,在中國,只要保持著一顆孩童之心,什么時間都能過兒童節。每逢特殊日子,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都會搞出一些彩蛋或者活動。今年6月1日,國內用戶數量最多的社交通訊軟件微信推出了限時彩蛋狀態——“賣萌”。
微信狀態推出至今已經半年了,雖說在上線之初,這項功能曾被認為是抄襲QQ,但它確實是被微信玩出了花。不同于QQ的“我在線上”“隱身”“Q我吧”等通訊狀態,微信的狀態顯示功能重點在于展示用戶的身心情況,比如“疲憊”“忙”“出差”等,帶來了更為豐富的玩法。
更重要的是,QQ狀態功能上線至今,基本就只有那么幾種狀態可選。微信則不同,自從狀態功能推出以來,每當遇到特殊的日子,微信都會上線一些限時狀態,就比如前段時間的“520”,微信就上線了“撒狗糧”和“吃狗糧”兩個狀態,令小雷這種單身狗心里很是痛苦啊。
在6月1日兒童節,微信又上線了限時狀態“賣萌”,無疑是為了方便大家表達自己的心還沒有老,仍保持著活力。與微信相比,推出了狀態功能十幾年的QQ,似乎止步不前,沒有絲毫進步。
實際上不只是狀態功能,移動支付、朋友圈等功能,都是微信模仿QQ的,由于本來就是一家人,也談不上抄襲。然而微信后來居上,活躍用戶數量遠超QQ。在移動支付領域,微信支付已經和支付寶形成了平分天下的局面,QQ支付卻幾乎沒有人使用。
關于QQ活躍用戶不及微信的原因,小雷已經分析多次,無非是臃腫的功能和繁雜的操作界面不再令用戶滿意,輕便的微信更討喜。不過QQ仍有許多自己的優勢,比如聊天記錄保存、上傳文件體積等等。
現在微信與QQ屬于互相學習、互相競爭關系,對方擁有的優勢功能,另一方肯定也要模仿。在這種學習與競爭循環往復的環境下,微信與QQ才能穩居國內社交通訊軟件前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