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互聯網 > 正文

            惡意營銷是網絡世界頑疾 “贈話費”類惡意營銷是首波重點治理領域

            惡意營銷是網絡世界的頑疾,一些商家活躍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通過夸大中獎概率、虛假限時銷售、層層加碼誘導做任務等形式,騙取用戶點擊。惡意營銷的泛濫,既損害消費者利益,也讓正規商家遭遇不公平競爭。

            7 月 5 日,螞蟻集團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項行動“螞蟻 315”宣布新動作:支付寶開放平臺更新《惡意營銷處罰細則》,進一步加大對平臺上惡意營銷行為的打擊,保護消費者和正規商家的權益。數據顯示,支付寶平臺小程序數量已超過 300 萬,為用戶提供衣食住行等各類生活服務。

            IT之家獲悉,“贈話費”類的惡意營銷是第一波重點治理領域。

            “注冊、充值就贈百元話費”的廣告在各互聯網平臺上屢見不鮮,但其中不少是套路滿滿。據統計,最常見的形式包括:暗含附加條件,層層加碼誘導用戶做任務;玩文字游戲,用虛擬電話卡話費代替;夸大獲取概率;誘導注冊會員;虛構購買人數;時限性宣傳;隱瞞規則等。

            比如曾有商家宣傳“充值 12.9 贈 120 元話費”,但用戶充值后,發現還需要看視頻、下載其他 App、打卡 90 天等才有機會領取。而即使完成了一系列任務,卻發現話費不能用于手機。

            根據支付寶的平臺規則,這些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惡意營銷行為,將會根據違規情況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最嚴重者將被清退和下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惡意營銷 贈話費 消費者 重點打擊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